A20: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文化广场发布未来三年规划~~~
文化广场发布未来三年规划~~~
文化广场发布未来三年规划~~~
     
2017年09月26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化广场发布未来三年规划
全民美育时代来临
朱光
■ 法国音乐剧明星献演文化广场 本报记者 郭新洋 摄
  本报讯(首席记者 朱光)年人均GDP一万美元是音乐剧产业发展的一个转折点,意味着人们对于生活美学开始有了更高的追求。在上汽·上海文化广场重建开业6周年之际,日前发布了新三年规划,明确将成为“国内有影响力的剧院、音乐剧产业发展的风向标、市民共知的文化生态地标。”同时还启动了2019年场地预定,并准备迎接全民美育时代的来临。

  剧院,是城市文化艺术皇冠上的璀璨明珠。文化广场未来三年将进一步扎根音乐剧产业,打造剧院生态系统。文化广场总经理张洁表示,今后要实现三个转型:从经营剧院到经营剧院生态和生活方式;从单一经营功能到功能复合;从自身独立发展成长到外部跨界合作、跨部门资源整合。将通过引入高品质展演剧目,自主制作或合作生产剧目,开发演艺经纪等方式,打造以音乐剧为特色的演艺产业链。还要通过资源的集聚、整合和再配置,建立专业化平台,助力艺术普及教育。通过文化广场社群、文化科技应用示范、文化休闲空间等,挖掘剧院与人的感情互动。

  文化广场还摸索出了一条多元化的音乐剧之路。除百老汇、西区经典大戏之外,坚持引进如《罗密欧与朱丽叶》《伊丽莎白》《莫扎特》《摇滚莫扎特》等小语种原版音乐剧,大大开拓与提升了法语音乐剧和德语音乐剧的巨大潜力。与此同时,他们坚持为本土原创音乐剧搭建舞台,以《春之觉醒》《我的遗愿清单》叩开了音乐剧整剧制作的大门,以小而美的姿态,坚定了“引进与制作”双管齐下。未来三年,剧院将秉持“音乐剧为主,流行时尚为辅”的节目定位,带观众走向更丰富的世界。

  业内有一种说法:“年人均GDP一万美元是音乐剧产业发展的一个转折点。”以“时时刻刻,发现你的日常美学”为主题的六周年庆活动,预示着剧院将成为与观众联系更紧密的公共文化空间。文化广场从去年推出的“剧院信息化平台”,从晚上6点到11点,在5个小时内保持与观众互动。半数观众会在开演前30分钟之内到场,60%的观众看过2部音乐剧。而走出剧院后,新媒体服务让观众随时都能了解音乐剧知识和信息。坚持艺术教育的“剧艺堂”活动,从剧院开放日到演出导赏,从应用戏剧工作坊、形体芭蕾教室到花艺手作坊,覆盖了生活和艺术,让“日常美学”蔓延到剧场外。用“稳稳的幸福”把对于美的追求和欣赏,融入观众的一朝一暮,一蔬一饭中。

  相关链接

  6年成绩单:

  迎接观众1,635,093人次;

  平均上座率72%;

  演出404台1414场,平均1.5天/场;

  主合办演出162台709场,占比50.1%;

  音乐剧/舞台剧140台997场,占比70.5%。

  艺术普及“剧艺堂”活动举办464场,83045人次参与。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86
   第A04版:上海文化体育设施新风景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随笔/评论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热线
   第A11版:综合新闻·话题
   第A12版:财经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社会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阳光天地
   第A25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夜光杯
   第A28版:阅读/连载
   第A29版:新民旅游
   第A30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A31版:新民旅游/别处风景
   第A32版:旅游资讯
   第A33版:旅游资讯
   第A34版:旅游资讯
   第A35版:旅游资讯
   第A36版:旅游资讯
   第A37版:旅游资讯
   第A38版:旅游资讯
   第A39版:旅游资讯
   第A40版:旅游资讯
   第A41版:旅游资讯
   第A42版:旅游资讯
   第A43版:旅游资讯
   第A44版:旅游资讯
让美在大众中广泛传播
上海文化软实力藏在细节里
全民美育时代来临
新民晚报文体新闻A20全民美育时代来临 2017-09-26 2 2017年09月2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