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平时有量血压的习惯吗?你又是否了解自己的夜间血压?为什么不少老年人都在夜间突发心病?今年9月24日是第18个“世界心脏日”,日前在奉贤区西渡街道举办的第117期上海市社区健康大讲堂暨第49期新民健康周周讲上,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东院心内科陈彬副主任医师表示,秋分过后,气温持续走低,人体受到寒冷刺激后,会使血压、血液黏稠度增高,致使心脑血管事件高发。他提醒,夜晚0点~2点和清晨是心梗发病高峰时间,尤其对于部分高血压老病号来说,因为动脉硬化,夜间血压反而会比白天高,因此只有真实了解24小时血压控制情况,可以预防高血压所导致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夜晚0点~2点是心梗发病高峰
陈彬副主任医师表示,夜晚0点~2点气温最低,加之夜晚睡眠时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心率减慢,血压下降,易出现心律失常。再加上睡眠时人体比较缺水,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因隐匿性高血压而诱发心梗的案例不在少数。”陈彬指出,典型的高血压是“勺”型的,表现为以上午高为主,午后相对较低,夜晚最低,而隐匿性高血压是夜间的血压升高,白天反而不高。有些患者即使血压升高了,也没有任何症状,因此,很多人便放松警惕,认为血压值尽在掌控中。
既然血压升高了,为什么会没有任何症状呢?陈彬认为,有些高血压患者,病情比较长,血压缓慢升高,动脉硬化也是逐渐发展的,患者就渐渐变得耐受了,因此症状也不明显。其次,一些年龄较大的患者,对血压升高不太敏感,因为血管的感觉神经受损了,如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而夜间的血压升高是在睡眠中发生的,更不容易有症状。
预防心血管事件需勤测血压
陈彬强调,症状不能作为衡量血压高不高的标准,一定要进行监测才能定论,尤其要重视每天早晚的血压情况。“每天测血压的次数可以因人而异,在服用降压药的初期,可以增加测量的次数,等到血压控制正常了,可以减少血压测量的次数。”陈彬说道,考虑到隐匿性高血压经常“来无影去无踪”,也常常在夜间出现,建议高血压人群做个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检查进一步目前夜间血压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