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新智/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12月03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造皮肤比真皮肤更敏感
李忠东
以太阳能为动力自主发电产生触觉的人造皮肤
机器人使用的人造皮肤
  皮肤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不但为保持人体的内在而存在,起到保护作用,而且也是一种非常有用的传感材料,承担着感知冷热和压力的任务。在成功地抓住了物体后,我们不需要依靠视觉来确认,能用皮肤感觉到它们。

  最近,华盛顿大学的工程师研发出了一种机器人所使用的人造皮肤。它可以感受到压力和剪切,在模仿人类手指在表面滑动时感受到的张力和压迫感,能区别不同的纹理。当手指划过它的表面时,指甲的一侧会凸出来,而另一侧则变得紧绷,产生不对称的拉伸。因此更有能力去处理自己的工作,在执行许多不同的任务时变得更加有用。不管是在仓库中搬运货物,还是执行复杂手术,都更加灵活方便。

  由华盛顿大学华盛顿纳米实验室研制的这种电子皮肤使用的材质为常见的硅橡胶,可伸缩自如。这种材料通常用于游泳镜,只不过内部增加了和头发差不多粗的微型管道,里面充满了类似于汞的液态金属。相比普通电线,金属材料的优势是拉伸时不会开裂或出现金属疲劳。研究人员通过微小的通道来测量皮肤的拉伸程度,当通道的几何形状发生变化时,流经里面的电流也会随之变化。

  “在试验中,人造皮肤能够以每秒 800 次的速度探测微小的震动,灵敏度甚至比人类手指还要高。”机械工程和化学工程教授乔纳森·`波斯纳表示:“我们接下来的目标是在大范围应用当中改善这种人造皮肤对于物品的操控,使用传感器增强机械臂和假肢执行复杂任务的能力。”

  触觉是我们非常重要的感觉之一,接触面就是皮肤,但是一些截肢的人却无法通过皮肤来产生触觉。由苏格兰格拉斯哥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的另外一种人造皮肤可以使假肢更接近真实肢体假肢,甚至比真实的人类皮肤触觉更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种人造皮肤完全以太阳能为动力自主发电,产生触觉。它用石墨烯制成,跟真正的人类肢体的触感、温度和质地更像,使假肢更接近真实肢体。石墨是一种碳材料,成品比纸薄大约100万倍,透明度可以吸收98%左右的光,基本上可以淘汰需要电池供电的假肢了。

  低功耗智能皮肤每平方厘米需要20纳瓦的功率,相当于目前可用的最低质量的光伏电池。这种人造皮肤产生的电力能够用于获取灵敏度和触觉感,比人类皮肤好一个数量级,让被截肢者感受到接触压力和温度。还可以用于机器人,帮助它们更好地了解所触摸的东西。

  虽然皮肤的光伏电池产生的能量还不能存储,但工程团队正在探索将未使用的能源转移到电池中的方法,以便在需要时可以使用。

  “从长远来看,这种人造皮肤很有发展前景,不仅仅用于残疾人士和机器人。”主导该项目的格拉斯哥大学电气工程师拉文德·达西亚展望道,“我们下一步的计划是进一步开发支持这项研究的发电技术,并用它来为驱动假手的电机提供动力,可望在未来两年内造出完全能量自主的假肢原型,给残疾人士一份光明。”李忠东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国际新闻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聚焦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聚焦
   第A12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3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4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A16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8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A20版:新智/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A22版:市井故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亲子阅读
   第A24版:广告
人造皮肤比真皮肤更敏感
壁虎教人又一招脊髓再生
太空作物幼苗 能适应微重力
发明廉价检测器 学生团队捧大奖
壁虎脊髓的干细胞
新民晚报新智/星期天夜光杯A20人造皮肤比真皮肤更敏感 2017-12-03 2 2017年12月03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