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十一,我差点成为证婚人,可惜,这人生中的第一次得推迟了。
一开始被选中当证婚人,是因为男女主角都是我的高中同学。他俩从谈恋爱开始,到结婚领证,一路走来的大事小情,甚至为了装修房子吵架我都一清二楚。青葱年少到而立之年,我们一起成长。结婚前有天大家一起撸串,不知为何提起证婚人的事,想来想去,我开玩笑说:“我可以当。”结果他俩非常开心地说:“老纪,你真的合适。”我一愣,想想也对,两人相识相恋十年的时间,我是最佳见证者。
就这么说定,回到家我就把证婚词写好了。因为亲历,所以一挥而就。发给他俩看后,都觉得比那些千篇一律的吉祥话好多了!属于自己的证婚词,贵在真情实感、与众不同。
我的那位女同学还抱怨证婚词的最后一句话,说她不要二胎。我是这么写的:“有一个疑问,我和他俩关系都很好,以后小朋友是叫我叔叔还是舅舅?后来,他俩决定了,要两个,一个叫叔叔,一个叫舅舅。”
“切,说生两个就生两个啊,笨!”我说。他俩哈哈大笑。
当证婚人是一件很骄傲的事,我得意地告诉我的家人。父母第一反应出乎我的意料:“你去当什么证婚人?年轻人不稳重。人家父母可同意?”谁规定证婚人得稳重?谁说年轻人不稳重?我上台发表一段话就不稳重?既然你老两口这么说,我就继续玩两年,等稳重了再结婚。盼望着抱孙子的老爸老妈立马不说话了。
话虽那么说,我还是问了问老同学的意思:要不要征求你们的父母意见,毕竟我好像是年轻了一点,老人会不会看不惯?老同学的回答给我吃了一颗定心丸:“没事,这是我俩的婚礼。我们就是要和别人不一样。这样才更有纪念意义。”
还有三天就上台,老同学却给我来了电话,吞吞吐吐说有一个事告诉我。我这个证婚人可能要下岗了。准备让他的研究生导师当证婚人。我又一愣,和我当初被确定为证婚人一样。但是非常快又恢复过来。“行啊,没事。省得我上台紧张,这两天就紧张这事了。”听到我这样说,老同学的语气稍稍缓和。
其实当时想问老同学为什么临阵换人?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他俩肯定也不想,一定是有了无法拒绝或者不可抗拒的压力。我自己都能想到这事开口有多艰难,说好了的事又反悔,何况咱们关系那么好。他俩心里已经内疚了,大喜的事我可不能给我同学添堵。
嘴上说是没事,心里还是有些小遗憾,都准备婚礼当天发朋友圈炫耀了。不管怎么说,当不了证婚人,就全程见证老同学的婚礼吧。或许有机会,多少年后等到他们的孩子结婚时,我再登台说一句:“这个证婚人迟到了几十年。”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