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9:文体汇/聚焦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12月03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首次收藏遇见首次展示
徐翌晟
  本报讯 (记者 徐翌晟)上海世贸中心举办了4天的“同路而行——2017第三届青年艺术博览会”年度大展今晚将要闭幕,按照主办方的说法,“2017崭新青艺博,不仅仅只做为期4天的博览会,而是全年都为艺术家提供展示机会,所提供的展览场地也不限于传统展厅,将与商业空间、城市公共空间紧密合作,不仅能让艺术家和作品的曝光度得以提升,同时也可以增加作品的销售几率。”

  在年度大展开幕之前,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已经携手合作青年艺术家们举办了8场不同主题的大型展览,展览地点分布美术馆、城市公共空间、商务办公空间、私人艺术空间、高端商圈等,另外,青艺博积极参与其他艺术机构的青年项目的协助,作为协办单位帮助青年艺术家举办了5场外围展览,进一步拓宽青年艺术家展示渠道,提升影响力。

  作为一个致力于培育青年艺术家成长和发展的公益项目,是目前国内唯一专门针对青年艺术家作品展示的艺术博览会。今年的青年艺术博览会,人流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预展当天就有3000多人参加,观展的人群中不乏一些前辈艺术家的身影,到场来鼓励自己的学生后辈。

  “同路而行”——2017年(第三届)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年度呈现共四大板块,分别是:“青艺·态度”、“青艺·起点”、“青艺·视界”、“青艺·未来”。参展的艺术家来自全球各地,有40%左右为应届毕业生或仍在读于高校,其中也不乏各艺术高校专业教师及自由艺术家。在场展出的艺术品非常能反映当下年轻人的生存和创作状态,作品门类包括:油画、版画、雕塑、国画、摄影、装置作品、新媒体等。

  青艺博的负责人之一王芳透露,曾经有艺术家因为今年“同路而行”的展览名称前来报名参展,甚至一度导致网站因为报名者甚众而崩溃的现象,最终有效报名的有2500多件作品。王芳说,青年艺术家急于被理解被看到的心情使他们把青年艺博会视作一个展示自己和考验自己的平台。

  本届青年艺博会与其他以销售为最终目的、画廊租赁场地为方式的艺博会最大的区别莫过于把青年艺术家推到最前台,直面藏家、画廊、博物馆美术馆等机构的目光。艺博会的各版块和项目设置,让艺术和观者产生更紧密的关联,无论你的性别、年龄、职业、地位,任何人都可以与艺术进行互动——这也是青艺博的终极目标——用艺术打破人际之间的隔阂、用艺术破除城市中无形的墙。

  这样的青年艺术博览会,顾名思义就是给了一些名不见经传的,没有途径让大众看见的青年艺术家一个崭露头角的机会。比如,青年艺术家党震在本届青艺博上的作品以22万元成交;非常年轻的艺术家王斌的纸本水墨《流水落花》、《浮生偷得半日闲》分别以1万元成交,其藏家是一位同样年轻的导演。青年艺博会“适合第一次收藏艺术品的消费者”,也适合第一次在公众面前展示自己的艺术家。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国际新闻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聚焦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聚焦
   第A12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3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4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A16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8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A20版:新智/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A22版:市井故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亲子阅读
   第A24版:广告
让艺术“撞个满怀”
丰富上海名片“软实力”
首次收藏遇见首次展示
聆听海门山歌
新民晚报文体汇/聚焦A09首次收藏遇见首次展示 2017-12-03 2 2017年12月03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