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未走进秦峰的木偶工作室门,就听到孩子们的笑声(见图 记者 郭新洋 摄)。不足三十平方米的房间里,桌上一红一白两尊布袋木偶,秦峰手里提着一身蓝色戏服的“李太白”在演“太白醉写”。
偶戏也叫傀儡戏,有数千年历史,并非只有孩子看,而是老少咸宜。秦峰边给孩子们介绍偶戏的历史、偶戏的种类,还说到了偶戏的传统。比如,每当演完一出偶戏,要把偶收藏起来时,要将一块干净的布遮住偶人的脸,这是因为操偶师相信,偶人本身是有灵性的,“最早人们试图通过偶人与自然对话,了解远古创世时期的信息。”
与此同时,相邻的“剧开心·白领戏聚会”的第一场“聚会”——沈昳丽的讲座上,不少隐藏在白领群中的“昆虫”也闻讯而来。
淮海中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张乃心告诉记者,淮海中路社区在与上戏、上海剧协携手后,将依托剧协资源给予白领更全方位的文化服务。如从楼宇白领出发以“剧开心·白领戏聚会”为主题,为社区白领们配送协会优秀的艺术家作为导师的戏曲戏剧导赏系列活动。而和上戏戏曲学院的合作则以大学生服务基地的形式推出“曲苑天地”共建项目,通过各类戏曲文化表演把服务把文化送到更基层中去,从而增强社区的凝聚力。本报记者 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