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点服务“人智+机智”
12月15日,建行上海市分行宣布实现智能服务全覆盖,继去年成功推出30家示范性智能网点后,下辖360余家网点全部完成智能化改造,1600多台建行自主研发的智能柜员机“上岗”。两年前,中国银行在上海的第一家智能银行旗舰店就在联洋社区开业了。中国工商银行也在全行大力推行“人智+机智”相结合的智能服务模式,努力提升银行网点的服务供给能力和客户的服务体验。截至目前,工商银行上海分行的智能服务网点近450家,2017年工商银行在境内的全部网点都将实现智能服务。银行网点智能化布局普遍推广,让客户一进门就能“人机对话”,省时省力地办理多种业务。
“人机对话”省时省力
网点的智能机器都能做点啥?工商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网点柜面九成以上、超过200项个人常用金融服务都可以通过智能服务渠道办理。网点配备的智能柜员机提供了触摸式的操作菜单,界面友好简便;智能打印机可提供自助打印回单、对账单查询和打印盖章等服务;产品领取机可以为客户提供银行卡、U盾安全介质等重要物品的领取服务,只需要两三分钟就可以完成。找智能“柜员”办理个人业务时,不再需要填写繁琐的纸质单据和一次次重复签名,只需点触屏幕,全程通过影像识别、证件读取、电子签名、人工核验,就可快速办完。
以前客户常吐槽银行的填单多、签名多、流程多“三多”现象,得到极大改善。据测算,客户使用智能服务比在柜面节省了70%-80%的时间。
“人脸识别”核对身份证
柜员能做到的,智能机器学得快,而且在安全性和准确率方面做得一点不含糊。记者在建行网点的智能化机器上插入银行卡并放上身份证,被要求对着内置摄像头“往左看,往右看”,人脸识别是否为本人的身份证。屏幕也不同寻常,增加了高科技防窥屏功能。输入时,站在侧面的等候者看不见屏幕内容,保护隐私和信息安全。有了得力的机器“柜员”并不等于“无人服务”,现场工作人员帮助指导客户办理,并根据央行反洗钱等各项规定,进行人工核验及授权。智能网点服务的效率、流程和感受,颠覆了人们对传统银行的印象。
12月6日,百度副总裁张旭阳在第十二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演讲时评论道,在技术推动下,金融正在向智能金融转变,传统金融机构都将成为智能金融机构。他表示:“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无论是对公还是零售业务,借助科技力量精细化运作和管理寻找新的动力迫在眉睫。”
首席记者 谈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