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陈年旧事
这事情也实在来得太突然,妹子是来帮助照料二宝的,可现在二宝还没出生,妹子倒要赶回去生自己的二宝了。
秀芳看大姐久久不说话,不得不把他们家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全抖露了出来。
那已是20年前的事了。结婚不久,蜜月刚过,她便怀上了孩子。人们都说,这叫“坐上喜”。公公婆婆不知有多高兴,公公总是张罗着买鱼买肉,婆婆总是给她做好吃的,隔三差五地送过来。还要她当完成任务一样地吃,千万别亏待了他们的大孙子。她心里直犯嘀咕:就那么肯定是孙子啊?如果是孙女呢?但嘴里不敢说,怕扫了他们的兴。六个月后,肚子明显地隆起了,人们见她那挺着大肚子的样子,便说“那是生男孩的相”。公公婆婆更是高兴,鱼肉虾蛋送得更起劲了。
伴着剧烈的疼痛,孩子呱呱坠地。
“女孩。”医生说。
她简直不敢相信,却又不能不信。“女孩也好,只是女孩长大后要吃这么大的苦。”她这么想着,泪珠从眼角滚落下来。
一个大白天过去了。女儿是早晨生的,她的临床刚巧是她公婆的邻居,她生了个儿子,比她的女儿还晚了两个多小时,可她的家人都络绎不绝地赶来看望,而她却还是孤身独影。怪只怪这个女儿来得太急,比预产期提早了十多天,单位派老公出差去了。还在分娩阵痛的时候,她就请临床的家人捎个信儿给自己的公婆,却迟迟不见他们的身影。
临床的公婆又乐颠乐颠地来了,这回炖了鸡汤,蒸了鲑鱼……又是汤锅,又是蒸锅的,就差没把厨房搬来了。一阵忙乎过后,他们才注意到她。“张家媳妇啊,想不到我们两家在小区是邻居,生个孩子住医院,还做邻居,真是有缘啊!”“大伯大妈好!”她去公婆家时,经常碰到他们,很熟悉。“你这个公爹啊,真那个啥……”邻居婆婆欲言又止。
“怎么啦?”她紧张得心都快跳出来了。迟迟不见公婆面,她心里多少有几分猜测,猜测与实际有多大距离,她想知道,却又怕知道。
“听说你在医院里快生了,可把他忙坏了,像办大喜事一样。你公公提了一大袋子好吃的,你婆婆还端了一锅子汤,两人急急往医院送呢。走半道,听说你生了个女儿,你公公一转身就往回走,你婆婆怎么也叫不住他,只好跟着他回去了。你这个公爹咋这样呢……”
她只觉得瓢泼大雨好像还夹着冰雹劈头盖脑地砸来,差点没晕过去。她把脸一扭,面朝墙壁,任凭眼泪哗哗地流。病房里的人则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这老头也忒封建了,都啥年代了,还这么重男轻女……”“张家媳妇啊,别理他,男孩女孩一个样,你把女孩当作男孩养,保管以后比男孩还出息!”
这话她听得进,生男生女,她说了不算,但是要把女儿培养得比男孩更出色,这是她可以努力的。她暗暗下决心,等她女儿出人头地的时候,再与公婆理论。
老公出差回来就来医院看望她,看得出他有点失望。这让她有些愤懑。他恨什么?难道生女孩是她的错?
她愤懑了很久,也抑郁了很久。直到女儿的脸上笑开了花,才把老公逗乐了。从此老公把女儿当做了心肝宝贝。女儿成天缠着爷爷奶奶,小嘴也真甜,逗得爷爷奶奶心里总是喜滋滋的。上学后,女儿门门功课都优秀,为爷爷奶奶脸上增光添彩。
这些事儿,她当年倒是隐约听说过一些,只是那个时代,这样的事情太多了,谁也没往心里去。现在听来倒是对妹妹秀芳泛起一阵深深的同情。
看到秀芳黏黏糊糊的样子,她也不好说什么,毕竟这是人家家里的大事儿。于是她对秀芳说:“你放心走吧,我这身子骨眼瞅着一天天好起来了。”“大姐,我就担心你的身体。”秀芳总感到很羞愧。
“没事儿了,这些日子你已经帮了我的大忙了,接下来,我能撑得住。”她捶捶腰,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把秀芳也逗乐了。
秀芳走了,儿媳又找来一个保姆。秀莲挺了挺腰板,又忙乎了起来,只是暂时也只能指挥一下保姆,自己主要发挥一下大厨手艺,那些容易损伤腰椎的活儿和较重的体力活还得保姆来干,一家人照样其乐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