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10个连续涨停板
2017年上市的438只新股(包括不是IPO的上海环境和招商公路),和2016年相比新股的赚钱效应已经大幅下降。
先看上市初的连续涨停板数量,根据同花顺iFinD统计,目前已经开板的424只新股,平均连续涨停板数量为10只。分化非常严重,连续涨停板数量最多的是至纯科技,26个涨停板。涨停板数量超过20个的新股总共8只,除了至纯科技,还有25个涨停板的掌阅科技和聚灿光电,23个涨停板的康泰生物,21个涨停板的立昂技术,20个涨停板的创业黑马、汇纳科技、德创环保。涨停板数量超过15个(含15个)的总共57只,占比为13.44%,比例并不高。
相对应的是一批新股涨停板数量非常少,最少的是勘设股份,只有2个涨停板,恒林股份等11只新股只有3个涨停板。涨停板数量低于5个(含5个)新股共有60只,占比为14.15%,比15个以上涨停板的比例还略高一些。
平均每签赚2.36万元
再看每中一签的收益,也是分化严重。有超过10万元的收益,也有不足3000元的收益。根据同花顺iFinD统计,按最高涨停板数量计算,今年新股平均中一签收益为23613元,较前几年显著下降。
中一签收益最高的是吉比特,中一签收益为149485元。收益超过10万元的有3只新股,除了吉比特,还有亿联网络,一签收益130325元;富瀚微,一签收益113670元。
和最高中一签可以赚10万元的新股相比,有的就很惨了,最低的张家港行,一签收益只有2932元,华能水电一签收益3100元。42只新股收益低于1万元。
最可笑的是恒林股份,有人预测该股将是史上最赚钱的新股,中一签可以赚15万元,但该股只有3个涨停板就开板了,只赚40230元。而且此后一路下跌,本周一最低跌至64.81元,已经低于上市开盘价,只比发行价高7.93元,只赚7930元。
平均收益下降32.83%
无论涨停板数量还是中签收益,和2016年比差别相当大。根据同花顺iFinD统计,2016年共上市227只新股,新股平均涨停板数量为14个,2017年只有10个,下降了28.57%。
2016年上市的新股中,涨停板数量最多的是海天精工,连续涨停板达30个。涨停板数量超过15个的多达94只,占比高达41.4%。涨停板数量最少的新股,2016年也是2个,就是上海银行。但是,2016年涨停板数量低于5个的只有7只,占比只有3%,2017年扩大到14%。
从中一签的平均收益来看,2016年可以赚35153元,2017年下降到23613元,下降了32.83%。同样中一签新股,2017年平均收益比2016年少了近1.2万元。
赚10万元以上的新股,2016年有4只,其中兆易创新中一签收益152800元。如果说中一签赚10万元的新股,这两年差不多,那么,收益低的2016年比较少,2016年中一签收益最低的是2只银行股,江苏银行赚5270元,江阴银行赚5965元,均在5000元以上。2016年收益低于1万元的新股只有7只,2017年扩大到42只。
首席记者 连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