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艺术宫独占鳌头
元旦期间,中华艺术宫门庭若市,好不热闹,其3.2万人次的全部观展人数几乎占据全市美术馆总观展人数的一半。
96件作品,串起中国共产党96年的光辉历程。在中华艺术宫里,最受瞩目的当属《从石库门到天安门》展览。小长假期间,仅该展览就共计接待观众27800人次。开展两个月以来,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和好评,观展人气始终高涨,为此主办方特意延长展期。截至昨天,展览累计观展人次突破30万。
“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上海美术作品展是具有史诗气质的大型红色主题展览,用艺术方式展现党的光辉历程,让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铭记人心,展览堪称上海美术家一次整体亮相。展览紧紧围绕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从上海出发,带领中国航船穿过激流险滩,踏平惊涛骇浪,带领中华儿女一起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从石库门,到窑洞门,到天安门,到复兴之门,显示中华民族灿烂的前景。记者留意到,小长假期间参观这一展览的观众几乎都是自发前来的散客。不少观众感慨:国家的昌盛与人民的幸福是这样来之不易。
此外,正于刘海粟美术馆举办的跨年大展“中华创世神话——互联网艺术大展”在节日期间也吸引了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前来。这一展览将高科技与艺术相结合,让人机互动、VR、AR、3D打印、人工智能等一连串新潮的名词为展览插上畅想的翅膀,也为遥远的中华创世神话找到了当下的链接点。
民营美术馆成香饽饽
除了申城几大公立美术馆已然成为申城文化地标,还有很多民营美术馆于中心城区星罗棋布,它们共同丰富着人们身边美的“色阶”,也共同装点着申城欢乐的节庆气氛。
值得一提的是,新开馆的两座民营美术馆参观人次也都进入了上海元旦美术馆参观人次的前五位。吴中路虹井路口建成了一座文化艺术综合体。12月30日,新开幕的明珠美术馆吸引了高达3709人次的参观量。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倾力打造的光的空间(Light Space)位于该综合体内,整体空间由7楼的新华书店与8楼的明珠美术馆组成,美术馆和书店通过一个独特的星空穹顶多功能活动区域连接,“艺术+阅读”开启了文化体验的新模式。新华书店在这里有了极高颜值。
去年11月开馆、位于闵行漕宝路与新镇路的宝龙美术馆元旦期间观展人数达到了2066人次。作为开馆的重头戏,上海宝龙美术馆开馆同时推出常设展览“书藏楼珍藏展”,主要收藏近现代及当代全国书画名家的存世精品,近现代及当代百余件名作,都是近年拍卖场上的最具人气的封面作品,都藏于此处。
在龙美术馆西岸馆,“伦勃朗、维米尔、哈尔斯:莱顿收藏荷兰黄金时代名作展”辐射着艺术吸引力;在余德耀美术馆,艺术家阿丽莎·柯维德在亚洲的首次个展“格物致新”以“高颜值”在社交网络引发关注;在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本应谢幕的“奇迹:贝利尼家族与文艺复兴特展”应观众不灭的热情,延展至1月23日,观展“奇迹”仍在馆内上演……
本报记者
厉苒苒 乐梦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