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外,美术馆事业之所以蓬勃发展,一方面与城市建设的明晰目标紧密相连,另一方面呼应的是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尤其是艺术审美需求。繁荣的文化艺术不仅滋润着市民的生活和心灵,更成为国际大都市的一道风景。
近几年,上海将城市文化定位对标纽约、伦敦、东京、巴黎等,并展开调研。其中针对美术馆,两组数据对比耐人寻味:美术馆总量方面,上海相比伦敦、巴黎、东京、纽约不相上下,美术馆硬实力提升明显,具备相当的国际竞争力;不过,在美术馆的人均访问量方面,上海却与其他几个国际大都市仍存在不小的差距。
由此引出的思考值得关注:数量如此之多的美术馆如何从物理的存在中跳出来,与大众建立起深层的连接。而其中关键,或许就从如何提升节假日期间的观展人次开始——在节假日期间有意识地选择重量级展览,在打响美术馆招牌的同时,也能在潜移默化间培养起一批固定拥趸。而这一点,同样也是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文化软实力的一种体现。 厉苒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