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综合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浦兴路街道将服务资源送到居民身边~~~
浦兴路街道将服务资源送到居民身边~~~
浦兴路街道将服务资源送到居民身边~~~
浦兴路街道将服务资源送到居民身边~~~
     
2018年01月02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浦兴路街道将服务资源送到居民身边
把“家门口”服务做到“家”
陈 烁 韦嘉维
  60多岁的杨阿姨,住在浦兴路街道银桥花苑。外地退休的她需要给当地社保部门提供上海的居住证明,于是来到居委会。社工审核她的身份信息后,拿着居住证明表,跑上二楼由居委会主任确认后盖了章,再跑下楼将证明表交到她手中。前后几分钟工夫,杨阿姨的事就办好了。能享受到如此便捷服务,是因为银桥居民区“家门口”服务站的建成。

  “这是我们完成的‘家门口’服务站标准化改造。”银桥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史守黎介绍。服务站的改造是由街道按标准来实施的,有L形接待台,设置了方便老年人的带扶手座椅;杂物间改造为“朴馨文苑”,让居民读书看报、书法绘画;乒乓球活动室改造为“群团之家”;老年活动室改造为“红色港湾”,集党建、民主自治、居民活动三类阵地于一体;二楼居委干部办公空间,也开辟了接待区和志愿者活动场所,并美化了供居民休息聊天的阳光休闲坊。

  从去年5月成为浦东新区“家门口”服务体系建设首批4个试点街道之一起,浦兴路街道就开始了“家门口”服务体系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居民享受到了杨阿姨感受到的服务。“我们构建全方位的‘家门口’服务体系,就是努力将各类服务资源送到居民身边,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浦兴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周秀华说。    

  像银桥居民区这样的“家门口”服务站,浦兴已有3个。虽然根据原本硬件条件不同,被分别设置为A类加强版双桥居民区、B类标准版银桥花苑居民区、C类普适版长岛居民区三个版本,但基本服务都相同,即党群、政务、生活、法律、健康、文化、社区管理7个方面的服务。居民区社工也都经过了“全岗通”培训,可以“一专多能,全岗都通”,并秉持首问负责制、指定责任制、兜底负责制、错时制、走访制、结对制、例会制、督导制八项制度。

  作为试点之一的长岛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潘峰介绍,打造家门口服务站尤其是施行“全岗通”后,居委会办事效率大为提升。在史守黎看来,以前居委主要是上情下达,现在实行错时制、首问负责制、走访制等工作制度后,社工除了在前台接待,其余时间可以自由安排走家串户,做到服务时间“全天候”,服务居民“全覆盖”,更有担当地为居民群众服务好、办好事。

  社区联络员 陈  烁

  社区全媒体 韦嘉维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广告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广告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广告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A21版:新民法谭
   第A22版:新民法谭
   第A23版:新民旅游
   第A24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广告
   第A25版:新民旅游/别处风景·广告
   第A26版:旅游资讯
   第A27版:旅游资讯
   第A28版:旅游资讯
   第A29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30版:广告/新民健康
   第A31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32版:互动/新民健康
高校图书馆如何向公众开放?
排污设施“没修好” 河道污染仍严重
窗外的精彩
把“家门口”服务做到“家”
新民晚报综合新闻A07把“家门口”服务做到“家” 2018-01-02 2 2018年01月0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