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龚晓馨的书房,王个簃的一幅《推陈出新》条幅格外引人注目。“9岁那年,我爸爸带我第一次走进姨公王个簃的书房。从此,我常去姨公家里临池研墨。”龚晓馨说,“当时来开门,基本上是姨公的两位入室弟子曹简楼和曹用平伯伯。1976年3月,姨公得知我分配去农场工作,即兴题写‘推陈出新’赠我。”
虽然从事与书画毫无关系的职业,龚晓馨自小对于书画的热爱,让他把业余闲暇的所有时间都放在了书画之上,“我打小目光所接触到的就是满屋的书画挂轴,算是对我写字习画的启蒙吧”。龚晓馨说,“我记得姨公曾经跟我说过,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等,都是把《芥子园画谱》作为进修范本的。在这里,你能更近距离地感受艺术大师的境界。因而我从小就苦练基本功,这对于现在的创作产生了非常大的作用。”
“姨公因其为人与艺术得到吴昌硕的青睐,成为吴昌硕的衣钵传人。”龚晓馨说,“我从一本书上看到,1927年吴昌硕在王个簃31岁时所作《龙幻画》上欣然题诗:‘猛笔个簃临大涤,题诗老缶碍秋毫。涛声浩浩天风落,聊当滹沱一战鏖。’并长跋‘个簃大弟泼墨处,浑穆生动兼而有之,时手鲜有其人。缶亦当退避三舍’对他作了高度的评价。”
“姨公的书法雄健苍劲,豪放自然,他更是让我从书法入手开始学习”龚晓馨表示,那个时候,他在家中书柜内翻到一本米芾的《蜀素帖》时,顿觉好一阵激动。这本尺牍小行书结字左伸右缩、姿态奇谲、笔力遒劲,以侧势取妍,左右摇曳生姿,雄强俊逸、风樯阵马的风格,这让其从中第一次感受到书法的雄浑魅力。
“现在我每一次磨墨,都像是找回静定呼吸的开始。磨掉急躁,磨掉杂念,知道‘磨’才是心境上的踏实。”龚晓馨说,“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越来越体会到‘推陈出新’的真正内涵,有笔墨处,便是自己心之所往,便是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