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元旦凌晨,王女士被一阵阵强烈的宫缩疼醒。距预产期还有2个多月,家人赶紧把她送到长妇幼看急诊。王女士随即被收治入院,一边进行抑制宫缩治疗,一边找原因。可是,药物不能控制住宫缩,彻夜的疼痛也快要耗尽气力。1月4日凌晨,一个刚满28周的极低体重早产儿出生了,体重仅为1085克。
一家人忧心忡忡:早产儿大多伴随难以逆转的脑损伤,这孩子,要还是不要?家人低声讨论,最终,爸爸默默签上“放弃治疗”,眼泪刷刷地流。他的妻子甚至不敢正视自己的孩子,生怕那一眼就成为一辈子的心痛。“孩子的爸爸背着我偷偷去抢救室看过他好几次,浑身青紫、发出微弱的哭声。”王女士回忆起来,忍不住哽咽。
那时,长妇幼新生儿科鲁巧珍医生刚做了妈妈,休完产假回医院上班不久。那天,鲁巧珍看着先先,皮肤很薄,虽然体重低,但哭声还算大,手脚也灵活,对早产儿来说很不错。“你虽然小,但也是一条生命,真不忍心放弃你。”鲁巧珍根据流程,找到先先的家人谈话。“一家人顾虑重重,不舍得放弃,却也担心后遗症。”谈了近2小时,家人同意抢救,那一刻距离孩子出生已经过去13小时。
长妇幼很快启动相关干预治疗,先先也在出生后14个小时首次出现了呼吸暂停现象。征得家属同意后,鲁巧珍联系转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治疗。在儿科医院ICU病房住了67天的这个小生命,闯过了一次次鬼门关,克服了喂养不耐受、无原始反射、不会吮吸、反复呼吸暂停等困难,奇迹般存活下来。
先先的童年,是在康复治疗和随访中度过的,现在的他和正常孩子一样,爸爸妈妈付出太多心血。这一切坚持,竟源于一名医生的仁心。不久前,爸爸妈妈把这个故事告诉先先。为了让儿子见到“恩人”,夫妻俩还去长妇幼查病史,顺利找到了鲁医生。
生日蛋糕,寄托一家人对鲁医生深深的感激。 “感谢医生在我们六神无主、心痛难当的时刻,给予我们救治孩子的勇气和力量,否则我们将带着终生的愧疚,失去一个可爱的孩子。”妈妈告诉先先,人活着,可以不聪明,可以不富有,但要存感恩之心,要像鲁医生那样做一个善良、高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