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1月18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遵守规则也是一种海派文化
曹小航
  曹小航

  去年九月去探望母亲时,发现她居住的市中心小区,通过整治已经变得井然有序。原来,上世纪90年代建造的十多幢房子,边边角角延伸出来的理发店、缝纫店和小吃店等,因为是违法建筑被一拆了之,多出来的地方成了停车场和绿化带。小区有两个大门,本来没有停车收费处,外面的车子胡乱进来,大家矛盾很多。现在,前后出口都设置了保安室,装了停车栏,临时车辆以一小时五元收费,里面的空间就大了,地面也清洁多了,盗窃、吵架的事情也少了。小区里的老百姓说,虽然拆了一些小店,大家感觉生活没有以前方便,但是安心了许多。

  上海是两千多万人口的国际大都市,让老百姓生活和谐、安居乐业,重要的是建立规则、推行规则和遵守规则。在生活中自觉自愿地遵守规则,其实也是“海派文化”的一种表现。你看,路人等待绿灯在斑马线上通过马路,地铁上乘客会排队进入车厢……相对而言,上海人是比较遵守规则的,这也是历史造就的必然。明清以来,儒家文化在江南一带流传甚广,人文荟萃,文明程度基础深厚,看不起“野豁豁”不讲规矩的人,自觉讲究规则的意识比较强。自1843年上海开埠,100多年以来中西文化的交融、现代工商业的发展和工人阶级的崛起,也不断推进城市的规范化发展。

  人,都是社会的人,在一个整体或集体中,你多多少少都要受到一定的规制,往往成就取得的越大,遵守的规则就越多。就如一块玻璃,被安置在木头框架上,才能做成一扇窗,被设置在门槛上,才能做成一道门,遵守规则了,普通的玻璃幕墙才能参与高楼大厦的建设。如果你不遵守规则,就会有安全风险,或者受到法律处罚。

  当然,制定规则也要符合社会现实。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有些乱穿马路的人被机动车撞到,驾驶机动车的人如果是正常行驶,可以不负任何责任,即有“撞了也白撞的”的俗语。但是,这条规定因为藐视生命安全的权利很快就被取消了。当时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浦东新区改革开放,大量来自农村的外来人口涌入上海,有些人没有大城市的路权意识,乱穿马路的现象比比皆是,由此产生的大量事故也难以处置。

  随着上海规则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来自五湖四海的上海人进一步增强了遵纪守法的意识。去年底,上海适时出台了史上最严的道路交通法规,规定驾驶机动车上路行驶,不得拨打接听手持电话、浏览电子设备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外环之内地段不得按喇叭等,也得到了大家的遵守。我记得晚上加班回家,几次碰到警察在高架路口查处酒驾等违法乱纪的行为,现在醉驾行为已经入刑(酒精含量100毫升超过80毫克),但对酒精含量100毫升超过20毫克不到80毫克的酒驾车主,交通法规规定,不仅要罚款、记分、扣照,因为当事人屡教不改,还要行政拘留、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交通技术监控设备记录的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公安机关调查核实无误后,都通过邮寄、手机微信等方式通知、提醒当事人,该教育的教育,该罚的罚,该抓的抓。为体现城市文明,自1997年以来,上海多次修改道路交通法规。确实,经过多年的交通秩序大整顿,城市的拥堵现象有所改观,因交通肇事造成车毁人亡的案件也大幅度减少,治安面貌焕然一新。

  不得不说,遵守规则的海派文化在其中功不可没。

  十日谈

  擦亮上海文化名片

  责编:殷健灵

  大都市里的养生法,明请看本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财经新闻·广告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广告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广告
   第A17版:专版广告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A21版:新民环球
   第A2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A23版:新民环球/社会·广告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芳华·流年
厨房用具
乡间小路(色粉画)
血尿酸增高者的饮食
康尔寿
长白山·天池(水龙吟)
遵守规则也是一种海派文化
幽德
新民晚报夜光杯A18遵守规则也是一种海派文化 2018-01-18 2 2018年01月1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