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曹营的事难办
《群英会》里,周瑜“手握兵符,鹰扬虎步,仗英武,辅保东吴,兵出谁敢阻”,风头正健。蒋干偏偏在曹操面前夸下海口,要过江当说客,劝周瑜降曹。这想法是呆而又呆了。到了东吴,见周瑜心如铁石,不敢表示一点劝降之意,反倒中了周瑜借刀杀人之计。
曹操的水军头领蔡瑁、张允是荆襄降将,惯习水战,对周瑜是最大的威胁。周瑜和蒋干有同窗之谊,当晚邀蒋干同宿,事先假冒蔡瑁、张允名义,修书一封,这样写道:“蔡瑁张允拜上都督麾下,我等降曹非为仕禄,迫于势耳。今将北军困于水寨,但得其便,七日之内,定取曹操首级来献,早晚报捷,幸勿见疑。”信置书案,夹在书中。蒋干其时正自悔不该过江来:“到如今进退难,千差万错,坐不安卧不宁,两眼难合。”反正睡不着,只得起来,坐案翻书,发现此信,如获至宝。这是立功机会,连夜携信赶回江北,献给曹操。曹操见信,大怒之下,立刻升帐,唤上蔡瑁张允,不由分说,即下令斩首示众。
曹操是个计谋专家,杀了蔡、张之后,在舞台上才几秒钟就悟出中了周瑜借刀杀人之计,悔之不及,便将满腔怒火泄在蒋干身上。偏蒋干不识相,要向曹操讨赏:“啊,丞相,这场功劳,是我蒋干的吧!”不料却被曹操大骂一场,说他是“书呆子,一盆浆糊!”蒋干被骂得莫名其妙,唱道:“这一场大功劳他不加升赏,当众将反把我羞辱一场。低下头来我心中暗想,哦,莫不是小周郎他不肯归降。”这个书呆子呆到底了,逗得观众掩口葫芦,忍俊不禁。
下面诸葛亮草船借箭,曹操又中了计,白白送了十万狼牙箭给东吴,这时有一段和蒋干的对话,亦是妙不可言:
曹:孔明借箭,吩咐众将驾舟追赶。
蒋:顺风顺水,追不上了。
曹:时时防技巧,
蒋:着着让人高。
曹:丢了十万箭,
蒋:明日再来造。
曹:又中了他人之计!
蒋:下次不中也就是了。
曹:此事又坏在你的身上!
蒋:又是我的不是,这曹营的事是真真的难办的很哪!
这段对白精彩得很,“曹营的事难办”这话至今还被人们引用,制造出一句著名的谚语,倒是蒋干的千古大功劳。
《群英会》是群戏,角色众多,而重要丑角只蒋干一人。我看过的这个角色,诚然是萧长华最为出色。蒋干属方巾丑,方巾丑要见读书人的习气,故上口念韵白。文化水平低的演员很难适应。萧长华是名丑世家,又得名师传授,青年时还搭过谭鑫培的班,受到很深的文化熏陶,故腹笥渊博,演方巾丑最合适。前辈小生王楞仙享誉一时,他演《群英会》常请萧长华饰蒋干,对他的演技极赞赏。萧长华和梅兰芳合作搭档几十年,梅对他极倚重。他演戏能着力于重心部位,故为丑角中之名丑。他演蒋干,就突出一个“呆”字。于是蒋干活了。马得就是抓住这个“呆”字盘活了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