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9:文体汇/话题
     
本版列表新闻
~~~——从指挥家的肩周炎说起
~~~——从指挥家的肩周炎说起
     
2018年01月28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音乐家职业病,痛并坚持着
——从指挥家的肩周炎说起
赵玥
■余隆在指挥记者 郭新洋 摄
  运动员常年伤痛缠身已众所周知,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舞台上光鲜亮丽的音乐家们也大多负伤登台。昨晚,上海交响乐团首次演绎难得一见的巴托克作品《神奇的满大人》,本该作为指挥家登台亮相的上交音乐总监余隆却对在场的千余名观众道了一声抱歉,因突然加重的肩周炎,余隆无法登台指挥,换由上交驻团指挥张洁敏接棒,引起不少观众的哗然,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到音乐家在艺术道路上的隐形付出。

  伤痛与舞台并存

  对于身兼数职、一年里几乎没有休息的余隆来说,肩部的伤病已经伴随了他数年,而他也是能扛就扛,轻伤绝不下火线。2016年10月,余隆携上海交响乐团在山东潍坊演出,排练过程中他的手臂忽然无法动弹,为了不影响即将到来的演出,余隆迅速找人推拿,恢复手臂的知觉,硬是挺过了演出。这次旧疾复发,余隆在医生的劝导下不得不取消这场音乐会的指挥任务,本周四才确定由张洁敏救场。上交连宣传册都没来得及重印,只能临时加印了一批张洁敏演绎巴托克作品的宣传折页。

  余隆感慨,其实艺术家带伤是一件很正常的事,观众看到的大多是他们光鲜的一面,却很少看到艺术家在台下的付出和痛苦。弦乐演奏家基本无缘滑雪、滑冰这类运动,因为一个简单的支撑动作就可以对手部产生巨大的影响;管乐演奏家必须好好保护好牙齿,因为哪怕换了一颗假牙都会改变口风;打击乐手的手部容易麻痹,听力也易受损;钢琴家容易得肌腱炎,严重者甚至会患上肌张力障碍;而提琴手则因为长期固定的演奏姿势,大多有很严重的颈椎问题,冬天来了还会面临手指开裂忍着剧痛拉琴的情况。

  迟来的预防教育

  上交的中提琴手郭玮琦每周都要去针灸,才能让手臂保持正常的状态,而团里其他乐手也会根据不同的部位进行不同的治疗。这些职业病并非无可救药,医生曾对郭玮琦说,要想治好你的颈椎问题,就别练琴了,而她依然选择一次次跑去做康复治疗。郭玮琦感叹,如果能在多年前开始接触乐器时就注意纠正演奏姿势,以及学会一些肌肉放松的手法,现在的职业病应该不会这么严重。

  在体育学院习以为常的运动康复课程,这些音乐家当年在校时却完全没有接触过。音乐学科里能与康复扯上关系的,是在医学院和一些高职院校开设的音乐康复专业,而且是用于各种心理疾病的治疗和特殊教育等方面,并非用于演奏者本身。

  2012年,钢琴家解静娴在上海音乐学院展开了为期近三年的《亚历山大技巧与钢琴演奏结合》的课题研究。亚历山大技巧本是体育健身方法,却有助于缓解日常演奏乐器精神和肌肉紧张,并有效地防止管弦乐演奏者的职业病,是目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一门职业病预防课程。解静娴主要研究如何在钢琴演奏中更自然协调地运用身体,并把它运用到钢琴教学实践中。几年来,解静娴不仅用这套技巧帮助上音学子提高演奏技巧,还在各类琴童基础培养的讲座中普及研究心得。上海乐队学院也开设了亚历山大技巧工作坊,上课前,学生需要在老师面前演奏一遍自己的乐器,老师再根据不同的部位调整演奏姿势,对症下药,指导正确的放松方法。目前我们的预防教育还处在从无到有的阶段,希望这类课程可以在更多的院校普及,毕竟对演奏家来说,身体是乐器的延伸,保护身体就是保护自己的音乐生涯。       见习记者 赵玥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上海两会·要闻
   第A03版:上海两会·新民眼
   第A04版:上海两会·焦点
   第A05版:上海两会·关注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话题
   第A10版:聚焦/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
   第A12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3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6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A20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A22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A24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A25版:大虹桥专刊
   第A26版:大虹桥
   第A27版:大虹桥
   第A28版:大虹桥
好编剧去哪儿了?
音乐家职业病,痛并坚持着
新民晚报文体汇/话题A09音乐家职业病,痛并坚持着 2018-01-28 2 2018年01月28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