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金旻矣)上海企业的名称登记,本周起告别“起名难”,驶上了“快车道”。今天上午,上海市工商局公布全市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制度改革举措,新设企业的名称登记可在网上进行,实现“零见面”。名称登记也打破地区保护壁垒,取消各区市场监管局的受理预审环节,不需再预先填企业注册地,企业在注册时可“一窗申报、全市通办”。同时,对于网上申报的名称,争取24小时内审核并回复。
削减环节 免填注册地
在黄浦区行政服务中心,曹哲在志愿者的辅导下,在网上平台上登记了“中巴食品(上海)有限公司”的新名字。“原来路上加办理时间要一个多小时。现在在办公室就能申报,真的非常方便。”他说。
记者从市工商局获悉,今后申请人通过网上名称自主申报系统申请的企业名称,将纳入工商云服务平台,可在本市任一机关直接获取相关信息并办理企业登记,原则上实现企业名称登记“零见面”。过去,新设企业名称申报是“一报一审一核”,企业申报、注册地的区市场监管局受理预审、市工商局审核。现在,简化为“一报一核”,即申请人自主申报、市工商局审核。
“过去,申请人要寻找一个企业注册地,可能得先签订租房意向合同。一旦要变更注册地,还得办理名称迁移手续。通过走访调研企业,我们大胆改革创新,取消了名称跨区迁移的限制。” 市工商局注册处处长俞培刚说。
当天回复 一秒查禁限
此外,依托大数据,企业也可“一秒查禁限”。申请人都可通过网上大数据比对功能,实时获取禁限用信息,并根据提示调整名称或上传相关授权。
而审核时限也大大“提速”,以往法定时限为5个工作日,企业需2-3天才能收到回复,现在市工商局争取在24小时内审核并回复申请人。“1月29日试运行,当天网上申报6672件,审核通过3002件。昨天网上申报6661件,今天9点上班前已审核通过1200多件。最快的企业才10分钟就收到了审核通过的短信。过去全市一天的名称申报约为2000件,这几天工作量大大增加。”俞培刚说。
据悉,去年12月在七个区进行企业名称登记改革试点以来,通过网上名称自主申报系统申请的企业名称达20509个,同比增长81.4%,同期窗口受理企业名称申请44073个,网报率31.8%。下一步将加强名称申报的信息化建设。同时也希望申请人在申报名称过程中,理性、合规地申报,切勿登记违反公序良俗的名称。
2017年,上海市市场主体234.2万,其中企业法人数175.3万,个体户44.6万,农民专业合作社1.1万。上海日均新设企业数1184户,千人企业数77户,上海企业活跃度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