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去观摩由上海书协和上海美协联合主办的“修养之旅·上海书法家诗书画印作品展”,看到好友王寿甸的一书一画。一书是草书杜甫的《登高》,写得笔走龙蛇,雅秀多姿;一画是小写意山水,画的层林尽染,气韵清溢,书画都相当精彩。
其实,王寿甸入书道要比进画艺早许多,还在上世纪70年代初就拜海上书法名宿任政为师,扎扎实实从基本功练起,几十年的临池不辍使他积累了很深的书写功力,早在十五年前,海上书法篆刻名家刘一闻先生就评价道“我曾亲眼目睹过他以欧阳洵、褚遂良、颜真卿和柳公权等多种笔法所创作的楷书之作,那准确明快的落笔和既安稳又富姿态的结体,真让我从心底里折服。这还不算,他甚至还善北魏体和新魏体,因此我认为,时下如果要评出四体皆能或诸体皆能书家的话,王寿甸理当可算是一位。”
近些年来,他又对草书执着起来,主攻怀素、黄山谷和祝枝山,博采广收,融汇贯通,逐步形成了自己挺劲清雅的草书面貌。不久前笔者还专门去欣赏了他创作的一批草书作品,有手卷,有册页,还有扇面等,写得雅淡潇疏,古意多姿,别具风韵。
和王寿甸交往近20年,总能感觉到为人的真诚和对书画艺术的热爱。他待人诚恳谦和,乐于助人,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王寿甸今年已临古稀之年,从事书画艺术也已50年了,我觉得有一件事最能让他感到欣慰和引以为豪的,那就是在1993年前后因对外宣传的需要,原来由他恩师任政先生书写的行书体字模(当时以简体字为主)不够用了,需要补写一批繁体字,而此时的任先生年事已高不能再让他受累,于是就由王寿甸补写了近3000个繁体字字模,至今还在被广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