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全国两会·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听取最高法报告:执行难取得重大进展~~~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听取最高法报告:执行难取得重大进展~~~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听取最高法报告:执行难取得重大进展~~~
     
2018年03月10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听取最高法报告:执行难取得重大进展
5年执结2100万件金额7万亿元
姚丽萍
新民图表 制图 董春洁
  本报北京今日电 (特派记者 姚丽萍)5年来,最高法受理案件82383件,审结79692件,分别比前5年上升60.6%和58.8%。5年来,各级法院加大执行工作力度,着力破解执行难,受理执行案件2224.6万件,执结2100万件,执行到位金额7万亿元,分别比前5年上升82.4%、74.4%和164.1%。昨天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听取最高法工作报告。

  据最高法院院长周强报告,5年来全国法院攻坚克难,“基本解决执行难”取得重大进展——

  ◆ 推动形成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格局 2016年3月,在全国法院部署“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地方各级党政机关普遍将解决执行难纳入法治建设重点工作,有效形成解决执行难工作合力。在北京、河南等地多部门共同参与下,北京法院顺利执结全国首例万吨粮食异地执行案。

  ◆ 有效破解查人找物和财产变现难题 与公安部、银监会等10多个单位建立网络执行查控系统,通过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手段查控被执行人及其财产,5年来,共查询案件3910万件次,冻结款项2020.7亿元,极大提高了执行效率。建立全国统一的网络司法拍卖平台,2017年3月上线以来,共进行网络拍卖36.9万次,成交额2545.3亿元,溢价率52%,为当事人节省佣金78亿元,在高风险的司法拍卖领域实现违纪违法零投诉。

  ◆ 不断健全执行管理体制机制 在浙江、广东、广西等地开展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改革试点。建立执行指挥中心,推行执行案件全程信息化管理,四级法院执行指挥体系基本建成,执行管理模式发生重大变革。制定财产保全等15个司法解释和规范执行行为“十个严禁”等33个指导性文件,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案件挂牌督办,切实解决消极执行、选择性执行等问题。

  ◆ 强力实施联合信用惩戒 认真落实中央深改组部署,完善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立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联合国家发改委等60多个单位构建信用惩戒网络,形成多部门、多行业、多手段共同发力的信用惩戒体系。

  5年来,全国法院累计公开失信被执行人信息996.1万人次,限制1014.8万人次购买机票,限制391.2万人次乘坐动车和高铁,221.5万人慑于信用惩戒主动履行义务;加大对抗拒执行行为惩治力度,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判处罪犯9824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3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4版:全国两会·新民眼
   第A05版:全国两会·焦点
   第A06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人物/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
   第A12版:3·15专版
   第A13版:3·15专版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夜光杯
   第A16版:阅读/连载
   第A17版:金融城
   第A18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A19版: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A20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1版:国家艺术杂志/音乐时空
   第A22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第A23版:新尚
   第A24版:广告/新民健康
5年执结2100万件金额7万亿元
5年立案侦查职务犯罪254419人
人工智能等将迅速转化到生活中
新民晚报全国两会·要闻A035年执结2100万件金额7万亿元 2018-03-10 2 2018年03月1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