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跟跑到并跑领跑
“一年一度春又来。每年一次和大家有这个机会在这个地方见面,感到十分高兴。”今天上午10时45分,万钢身着深色西装,搭配暗红色领带准时出现在发布会现场。
在5分钟简短的开场白后,发布会立即进入提问环节。万钢带来的“干货满满”,他说,“这几天我挺有眼福的,看了一下《厉害了,我的国》,十分感动。”一大批基础建设工程中科技创新起到了突出作用,重大专项推动着移动通信、大飞机、新药研制、传染病防控等重点领域实现了重大跨越,高铁、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产业快速发展起来,让老百姓在身边就能感受到。
更让人振奋的是,我国的科技创新水平得到显著提高,逐渐进入了“三跑并存”,即从跟跑到并跑、领跑日益增多的历史新阶段。航天、深海、超算、核电逐步走向世界的前列;胚胎干细胞、克隆猴的技术研究成果逐渐也产生了世界性影响。
人工智能指南将发布
有香港媒体的记者提问,人工智能如何改变中国老百姓的生活?万钢对这位金发女记者幽默地表示,“你的中文说得真好,这也验证了我说的一句话:现在的青年人语言不是障碍,更多的是思想的沟通。”
自动驾驶汽车在路上,机器人不光在制造业中应用还在分捡包裹……万钢介绍,科技部已经会同其他部门一起向国务院提交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这是从国家层面对人工智能发展的系统规划。
他认为人工智能要渗透到各个领域,最关键的还是要把人工智能的关键技术、基础研究做好,并使它很快地渗透到社会的各方面。为此,第一件事就是启动了人工智能的开源平台建设,比如说百度致力于自动驾驶,阿里致力于城市大脑智能交通等;在模式识别方面的刷脸技术,也逐渐应用到了高铁、车站和机场。
他透露,马上就要发布人工智能项目指南和细则,来突破基础前沿理论关键部分的技术。
落实完善激励评价制度
做医生的非得写论文;农业院校既要在实验室里搞科学研究,又要开展成果转化……在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落实和完善创新激励政策,绩效评价要加快从重过程到重结果转变。如何用科学的评价体系等激励创新活力?
万钢表示,当科技创新的群体从小众向大众发展的过程,当科技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当中,政府对于科研的管理也必然会从过去的科研管理向适应于新时代的创新服务发展,激励的主要着力点是成果转化。
他透露,“两会期间,我的同事们也都没歇着,相继完成了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政策性文件,以及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文件;对成果转化收益的税收优惠政策,也将在不久后公布。”
本报记者 宋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