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产业集群发展
“‘交汇点’不仅意味着全球的人才、资金等要素融合在一起。同时江苏也要通过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外拓展,真正做到与世界经济接轨,全面融入全国乃至世界发展的大格局。”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副院长黄贤金认为,江苏应该进一步提升全域竞争力以及全域经济的整体发展,更好地与‘一带一路’国家相融相通,其中尤其要加强战略分析,结合江苏产业的主导特征,瞄准国家关键战略节点,与主要国家和经济体展开密切合作,推动经济快速增长。
打开中国地图,在东部沿海绵长的海岸线中间,有一个内凹的曲线,那便是连云港。从这里出发,沿陇海线往西,可直达中亚与欧洲;沿“海上丝绸之路”往东,贯通东亚、东南亚直至非洲大陆。对此,黄贤金建议江苏要将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连云港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和徐州沿东陇海线经济带等战略与“一带一路”发展规划进行整合对接,并围绕“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质量提供建筑、贸易、金融等咨询服务。要以“交汇资源、创新增值、服务全球”理念为引领,制定省级规划框架下、可操作、明晰化的各地规划实施方案,加强与兄弟省市的合作联动,深化“抱团出海”与产业集群发展。
加快“走出去”提升竞争力
“一带一路”蕴藏的发展机遇和潜力无法估量,近年来,江苏各地企业瞄准机遇,纷纷寻求融入与合作渠道,多个产业项目在沿线落地开花。
多年前,江苏红豆集团在柬埔寨主导开发西港经济特区。截至去年底,西港特区已成为“一带一路”标志性项目。红豆集团董事局主席周海江表示,目前该区正在全力打造特区2.0升级版,引入龙头项目和重点项目入区,完善生活配套服务功能,引进各国企业提升国际化程度,早日建成配套功能齐全的生态化样板园区。
早在“一带一路”倡议刚刚发出时,享有中国十大名村美誉的江阴市华西村就积极投身其中,村里多家企业远赴波斯湾开展海洋工程,到马来西亚建码头,与英国、意大利、斯里兰卡合作新能源项目。华西新市村党委书记吴协恩说,“一带一路”倡议给我们的最大启发就是,要同时做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走出去”就要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和全球智慧。
彰显中国文化独特魅力
对江苏如何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相关专家学者普遍认为,既要重投资,也要重视软环境打造、软实力输出。比如以古典园林闻名遐迩的苏州,就在全国就率先开启了中国传统园林出口海外之旅,先后有40多座苏式园林落户30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特殊使者”。
同时,“一带一路”既是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之路,更承载着沿线各国共同的文化记忆。其中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合作中,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是最富有活力的文化表现形式之一。对此,黄贤金表示,要真正融入“一带一路”,就要让江苏的文化、教育真正走出国门。加强以“新亚欧大陆桥”、“江海文化”、徐福东渡、西游记等为重要内涵的文化建设,组织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演出、非遗展示,参与沿线国家互办的文化年、艺术节等活动。
“‘一带一路’不仅具有经济价值,也有政治价值、外交价值和文化价值。”南京审计大学党委书记晏维龙说,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发展,必须要实现互惠互利的目标。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江苏企业再“走出”国门时,更要注重经济交流,要让文化交流之花绽放盛开,真正让“一带一路”成为友谊之路。同时也要不断加快江苏改革开放新高地的发展,为“一带一路”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本报记者 唐闻宜 通讯员 王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