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十载的城市快速发展缔造了上海庞大的立体交通系统和基础设施,在上海中心城区,高架桥总长约有300公里,同时,也产生了数量可观的“桥下空间”,尚未被有效使用。规划学界很多研究者称之为城市的“剩余空间”。激活和再生这些“剩余空间”,将有助于改善空间割裂的现状,提供更多具有活力和品质的城市开放空间。
“桥下空间利用率非常低,这是一种新型的城市空间。”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刘悦来介绍道,对部分桥下空间进行微更新,不仅会提高空间资源的利用,更会为人们带来丰富的空间体验,为城市街区带来新的生机。
“行走上海——城市空间微更新计划”自2016年启动以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街道积极加入到提升环境品质、增强社区活力的行动中。今年,该计划聚焦于“激活桥下空间”,上海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促进中心选择与长宁区合作,选取了3个不同类型的试点项目,分别是高架道路桥下空间、轨道交通高架桥下空间、跨河桥梁下桥孔空间,希望将这些“剩余空间”转化为融入日常、富有活力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