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得票率高
2018年的普京胜选,可能在多少年之后,都是一个回味无穷、值得思考的话题。
一个当了12年总统、4年总理的政治家,同时国内社会经济都还面临着严峻挑战,不光可能引起政治审美上的疲劳,更不用说还有各个方面的对手里里外外的折腾。但是,最终普京居然还能够以远远超出以往的高支持率当选。根据官方统计,普京本次的得票率达到76.7%,他的历年支持率为2000年51%、2004年71.3%和2012年63.6%,另外本次大选的投票率也达到67%。在一个纷争不断的世界上,一个大国的大多数国民和精英还能保持头脑清醒和团结共识,这显然是普京当选的直接原因。
在多年徘徊与比较之后,俄罗斯民众感到,终于出现了一个值得支持的政治选择。
西方步步紧逼
本次大选尤其值得一看的,当然是普京的国际对手如何帮了他的大忙。先不说二十多年来北约和欧盟毫不留情、步步紧逼地向东扩展,也不说美国退出反导系统,使得俄罗斯处于战略上的被动和受到直接威胁的处境,这是俄罗斯与西方关系在冷战后走向恶化的“起点”。
让俄罗斯选民印象十分深刻的还有,奥巴马十分藐视地把俄罗斯称为“地区国家”,而且还把普京几乎与“伊斯兰国”恐怖分子、埃博拉病毒列为齐名的“三害”之一。特朗普执政之后,美俄关系一度可能出现转机,但是在西方各国各自面临不同的国内问题时,似乎依然别无选择地把俄罗斯作为转移目标的“替罪羊”。
实际上,无论是对美国大选的黑客干预案、还是伦敦街头的下毒案,并不是不可以通过追查,包括普京胜选演说所表示的“合作追查”,以正视听,公布真相。但是,这个世界似乎真是到了“后真相”时代,似乎可以不公布罪证、不以事实为依据而轻易地发起一波又一波的对他国的严厉制裁。在一个国际转型时期,各国都可能多多少少遇到麻烦,但是,以这种不合情理的处事原则和羞辱对手打压对手的方式行事,难免适得其反。 冯绍雷(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