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据楼梯私设传送带
近日,记者赶赴长虹小区调查。沿着12号楼西侧的楼梯拾级而下,可以看到,楼梯一半竟被货物传送带所占据,楼梯下方还停着两辆运货手推车。随着逐步深入,记者看到,整个地下空间里有40多个房间,但只有16号和18号房门大开,其余大门均紧锁。
在16号房间里,两名“工作人员”正在分拣产品,一位年龄偏大的工作人员坐在凳子上分拣,另一名中年男子则在拆货,两人皆未穿工作服。地上杂乱地摆放着几十瓶化妆品玻璃罐,纸箱则被随意堆放在房内各处。当记者问及他们的身份时,中年男子也不躲避,回应称,自己是名临时工,每天的工作主要是分拣货物:“将过期的扔掉,把没过期的存放起来。”
“前阵子,我看到有人将小瓶化妆品用盒子封装,就怀疑这里会不会是个‘制假窝点’。”居民黄先生说,发现这一问题后,他立即向长宁区民防工程管理所反映了情况。
仓库堆物存消防隐患
记者随后来到18号房间。这里也成了一个仓库:两个货架上摆满了某品牌的咖啡机,地上堆满了各种纸箱,堆积的高度几近天花板。房门上结了厚厚的一层蜘蛛网,可见仓库尘封已久。而大量的货物被堆积在内,其中不乏易燃物品,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不容小觑。
随后,记者来到长虹小区居委会。居委会朱主任表示:一直知晓人防设施被改成了私人仓库,但地下空间归长宁区民防工程管理所管辖,居委会也无权干涉。
使用情况须监督检查
记者随后致电长宁区民防工程管理所,顾所长表示,接到居民反映后,他们就立即将此事反映到区政府,并与人防工程现使用人进行过沟通,当事人否认了涉嫌制假的行为。
即便不是“制假仓库”,人防设施究竟是否可以被随意“挪作他用”?顾所长说,“按照《中国人民防空法》,民防工程确实可以开发利用,不过,我们对于使用者有准入要求,且对工程使用情况必须接受监督检查。”
记者随后查阅了《中国人民防空法》,尽管第五条写明了国家鼓励、支持投资建设民防工程,“人民防空工程平时由投资者使用管理,收益归投资者所有”,但第二十六条也明确提到,“平时利用人民防空工程,不得影响其防空效能”。
记者实地采访时候,看见地下人防设施内,不仅楼梯上安装了传送带,过道里也有手推车占道,万一有疏散需要,恐怕会堵塞通道,导致人员无法正常出入。对此,一些居民也表示,希望相关部门能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及时调查并清退使用人,还一方平安。
本报记者 徐驰 实习生 王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