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恢弘画卷
现实题材剧强势崛起,出现“井喷”的原因很多。今年恰逢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一批讴歌改革开放的电视剧“生逢其时”,纷纷投入拍摄。由上海广播电视台、尚世影业和正午阳光联合拍摄的《大江大河》是一部黄浦江畔的改革史诗。被称之为“良心团队”的该剧制片人侯鸿亮直言:“改革开放40年了,但我们还没有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史诗性电视剧来表现中国的现状,其实这是我们最该表现的。”导演孔笙也说:“我们要告诉年轻观众,今天的成果来之不易。”
据悉,献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将有一批电视剧相继推出,如《大浦东》《你迟到的许多年》《我们的四十年》《奔腾年代》《沙漠绿洲》《我的金山银山》《一号文件》《中国式合伙人》《创业时代》《在纽约》《归去来》《都是一家人》等,拍摄数量可观,演员阵容强大,它们从不同侧面、用不同风格展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恢弘画卷。
现实题材走红
导致现实题材剧“井喷”的另一原因是,现实题材剧在荧屏上播出后大受欢迎。如去年播出的《鸡毛飞上天》《人民的名义》《欢乐颂2》《我的前半生》《国民大生活》《急诊科医生》等,收视率和口碑均不俗,这些现实题材剧的市场佳绩大大刺激了业内的创作热情。而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古装、玄幻、穿越、宫廷、大IP等题材已让观众感到厌烦,这类题材剧的热度明显下降。今年,现实题材剧同样“风景独好”。其中,《恋爱先生》开播后收视率独占鳌头。春节后,现实题材剧持续霸屏,遍地开花,除了现代军旅剧《沙海老兵》《突击再突击》《利刃出击》以及都市情感剧《美好生活》《好久不见》《老男孩》等热播外,描写社区生活的《新万家灯火》、聚焦无人机行业的《南方有乔木》等剧也将陆续与观众见面。据电视剧网络播放量榜单显示,位列前三的均为现实题材剧。
关注当下生活
除了市场的力量外,政策的宏观调控也推动了现实题材剧的创作。各电视台纷纷加大了对现实题材剧的采购力度,以确保现实题材剧在播出中占主导地位,实现播出比例不低于50%。今年1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95部、3753集。其中古代题材只有13部、648集,分别占总数的13.68%和17.27%。而当代题材有61部、2211集,分别占总数的64.21%和58.91%。另外,一些重要评奖也偏重于现实题材。第31届电视剧“飞天奖”提名名单近日揭晓,《人民的名义》《欢乐颂》等48部作品将角逐“飞天奖”,而近两年来荧屏上的古装IP剧无一入选。
著名导演郑晓龙认为,创作者应深入社会,敢于触及生活中一些实质性的问题和矛盾,这些才是老百姓真正关心的。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都是对时代真实的反映,只有触及百姓最关心的问题,才能出优秀作品。主演《鸡毛飞上天》的男主角张译也说:“事实证明,一部优秀的现实题材作品,能够引起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广泛关注,也能帮助演员实现社会价值。”现实题材剧的强劲崛起给了那些“不靠颜值靠演技”的演员以更大的发挥空间,也在某种程度上扭转了演艺圈重“脸蛋”不重艺术的不良风气和浮躁心态。
本报记者 俞亮鑫
马上评
回归
从上世纪的《渴望》《情满珠江》《北京人在纽约》《编辑部的故事》等,到进入新世纪后的《金婚》《媳妇的美好时代》《中国式离婚》《温州一家人》,以及近年来涌现的《平凡的世界》《欢乐颂》《小别离》《鸡毛飞上天》等,这些精品力作的诞生证明,优秀之作往往与时代、人心密切相连,能够打动观众心灵,反映百姓呼声,表现社会热点。
有一阵子,荧屏热衷于玄幻剧、穿越剧、宫斗剧、抗战雷剧、青春偶像剧等,虽然热闹一时,却因终究远离现实生活,显得浮躁、虚假,而与观众渐行渐远。
今年是中国电视剧诞生60周年。从60年前的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开始,中国电视剧一直有着直面现实、直抵人心的优良传统。如今,当人们看到现实题材热在荧屏重新掀起时,不禁从内心为电视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精神点赞。 俞亮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