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餐过后,门铃响起。会是谁呢?我放下手上的报纸,推开纱门,一阵冷风吹来。
“请问哪一位?”我问。没有回应。
天黑黑的,雨声淅沥,在晕黄的路灯照明下,是斜斜密飞的箭雨。秋天来了,这场雨下得不小,柏油路面在雨水的滋润下,显得特别干净滑亮。
“哪一位?”我又朝大门外问了一声。
“我。”一个妇人的声音。低低的,带些儿沙哑。
开门一看,是位不认识的女士,撑着一柄黑伞站立在雨中,两眼愁苦的对我说道:“我有困难,请借我一点儿钱。”
开门见山就是借钱,这样的事儿我头一回遇见。
这位女士有一张宽宽的脸,肤色蜡黄,眉头皱得紧紧的,眼睛睁得大大的,给人一种不安的感觉。
“有什么事吗?”我带着微笑问。
她露出一口白牙:“可以借我一点钱好吗?我遇到了困难。”
“什么困难?”“……”她欲言又止。
“借多少?”我问,一边打量她的反应。
“一千元台币。一个星期后还。一定还。”她咬紧嘴唇,斩钉截铁地说。
我想了一想,返身回到屋里,取了钱。她还在门外等待。我把钞票折成一半,塞进她手心。她抿着嘴,不断地说:“谢谢!谢谢!”几乎要流出眼泪的样子。
这件事,也就过去了。
一个无雨的黑夜,门铃声响起,我去开门。
喔,又是她。来还钱的吧,我心里这么想。
“……”我们对望了好一会儿。她开口了:“可以再借我一千块钱好吗?”
我望着她,不说话。
“一千块钱。一个星期后还,一定还。”她咬紧嘴唇,斩钉截铁的。
“我借过你三次了,不是吗?”我微笑地看着她。
是的,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我给的是三千元台币。
你说,我应该再借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