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金山区发布《关于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实施意见,进一步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当好产业和企业发展的“店小二”,营造“亲商、近商、安商、利商”的营商环境,着力发展实体经济,助力打响“上海制造”品牌。
本次集中开工的14个项目中,上海现代电梯有限公司、上海艾录包装股份有限公司原本均为4月才能取得施工许可证,现在提前了1个月开工。
更快更便捷,归功于金山区推出的“为重点产业项目提供高效审批全程专人代办服务”新举措,土地施工证办理、土地出让、方案审批等由专业机构代办,缩短办事时间,提高办事效率,时间节点一目了然,让企业吃上“定心丸”。
推进项目落地开工,紧盯优质意向企业,金山各部门优化审批流程,跨前服务,实时跟踪、协调和指导,并对产业项目开启“绿色通道”,压缩审批时间;各街镇、工业区主动落实主体责任,制定每个项目的个性化推进方案,明确时间节点要求,提高精细化推进水平。
审批时间不断提速。目前,26个主要审批环节审批提速62%,纳入“绿色通道”项目在行政审批第一、第二阶段,由原法定审批时间15个工作日减至平均审批用时5.3个工作日。
本次开工项目中,艾录包装等4家企业为增资扩产项目,认可本地的企业服务和营商环境。金山区作为上海唯一的新型工业化专项改革试点区,承载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通过加快经济转型升级,致力于将园区打造成产业集聚、配套完善、生态良好、宜业宜居的产业新城。
此外,金山区建立了区级统筹招商平台,推进规划、项目、准入、资源、政策“五个统筹”,实现产业发展一张图、招商引资一盘棋、项目准入一把尺、优质资源一个库、扶持政策一本账。今年,金山区将推动45个开工和在建产业项目,投资总额达到398亿元,涉及智能装备、新型显示、互联网通讯、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食品等产业领域。
同时,“放手”不等于“甩手”,对落地项目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下一步,金山区将按照“两业并举、智造强区”要求,推进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助力打响“上海制造”品牌。首席记者 范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