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说 现代语境
《白蛇传》的传说源远流长,家喻户晓,是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要将“知名度”如此之高的故事说出新意,自然得有独特的当下解读。《白蛇惊变》中许仙一改自私、懦弱的形象,在得知了妻为白蛇后一番犹豫挣扎,最终没有让妻子喝下雄黄酒,守住了他对爱情的坚贞,也成为了值得爱、不负爱的男人。而白娘子则得到了本源性的重塑,在“人”、“妖”、“仙”三重性的冲突中,选择“再修五百年”,实现了自我救赎。
“这是一个爱情故事,也不仅仅是个爱情故事。它背后蕴藏的是对人、命运的紧张和抗争,在不同的时代境遇中,体现出不同的悲剧性,所以有强大的戏剧力量。”徐俊希望以现代性的介入来保留经典的精髓,让民间传说在现代语境中迸发出崇高的精神和美感,也引发人们进一步思考:人之本性、天地之道、宇宙秩序的探索、建构和改变。
巧妙编织 “非遗”元素
《白蛇传》是第一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民间传说故事,而除了这一题材,《白蛇惊变》中还有不少“非遗”元素被巧妙融入。
开场时从一片黑黢中一一醒来的支支竹编灯柱,似回廊、似禅杖又似威严,出自东阳竹编传承人之手;龙舟竞渡中气势震天的现场擂鼓如急雨、如利箭,由上海绛州鼓乐团顶尖鼓手献演;保和堂水战一番真武斗绘龙争蛟斗震撼心魄,由八位国家健将级运动员、全国武术冠军真实呈现;在真与幻间构境筑梦的灯光和泼墨写意的舞美中,人物着装或娇艳或净素,是造型设计范丛博联手时尚品牌设计师陈冬梅的匠心独具。
此外,顾绣、蜀绣、乱针绣、缂丝等精巧“非遗”技法都一一点缀在造型服饰中,配以苗银锻制的精巧头饰,如同一幅瑰丽绚烂的会说话的“非遗”画卷。
真刀真枪 跨界修炼
音乐剧《白蛇惊变》不容忽视的一大亮点,则在这群年轻的中国音乐剧演员身上。伴随这出“惊变”,演员们实则历经了痛苦的“蜕变”。
作品对白蛇故事的重塑,根本性地体现在其戏剧性的深化。剧组特邀国宝级昆曲大师岳美缇一字一句教大家念白,剧中许仙饰演者刘丞彬感慨:“岳老师让我们懂得如何去感受人物的心理和情绪,强化对白的渲染力和情感力。”饰演白娘子的音乐剧演员朱梓溶试图在故事的脉络里,在音乐的肌理中去让人物从灵魂中生长出来。房绍卿的作曲磅礴浮动婉约,“极美的旋律,超高难度的演唱”成了几位擅长流行唱法的主演的“心头大患”,苦练一年的歌剧演员吴轶群此番跨界音乐剧饰演法海,其演唱“威震四座”,让人感受到法海的威严和压迫。
剧中,让人印象深刻的是白素贞和法海的那段“水斗”表演,演员们都是真刀真枪对战,而他们在一年多前大多还是“武术白丁”。戏曲的学习、武术的集训,让年轻的演员们在这部戏中不断突破自己的专业边界:“原本以为音乐剧只要唱唱跳跳,没想到还需要戏曲身段和武术的修炼。”
据悉,经过修改和精进,《白蛇惊变》将于4月19日到21日在上海虹桥艺术中心正式首演。值得一提的是。期间,徐俊戏剧联手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将在上海虹桥艺术中心一楼展厅同步推出精心设计的“《白蛇惊变》音乐剧非遗手工艺展”。让观众得以更加亲近剧中白蛇的全套服饰(银饰锻造头饰、缂丝刺绣戏服、刺绣戏鞋)等作品。
本报记者 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