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普陀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周艳介绍,目前该区151栋商务楼宇中,入驻“两新”组织的企业有8000余家,从业人员数超过10万人。以商务楼宇为主要载体的楼宇经济,已成为助推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也成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领域。早在5年前,普陀区委就提出“支部建在楼上”的工作方针,积极推进“两站一中心”建设,构建了楼宇党建、群建、综合服务一体化的工作体系。去年,普陀又在全区重点楼宇、功能片区,先后建立了30个党建服务站、5个投促中心人才服务站,并相继推出服务企业的一系列配套举措。长寿路街道的“楼长制”,正是多年来基层党组织结合实际、勇于探索的一个缩影。
用心为企业解难题,是“楼长制”被频频点赞的关键。在“楼长制”启动以来的49天里,“楼长”们已经走访企业156家,面对面沟通212次,登记需求230条,问题回应率达100%。“楼长制”也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长四员”的职责分工、“两清单一目录”的服务手册,建立了“联络走访-问题发现-协调解决-跟踪服务”等闭合管理机制。正如长寿路街道的“总楼长”、街道党工委书记李锐所说:“如果‘楼长制’停留在‘走马观花’式的走访、‘蜻蜓点水’式的询问,那就只是‘提概念’‘摆噱头’‘博眼球’。楼长不要‘花架子’,要的是‘真功夫’。”
据悉,在此次推广会上,普陀区还发布了“五色荟”组团式服务项目,为“楼长制”在全区的落地提供了更加有力的资源支撑。由区委组织部牵头,来自区民政、商务、科技、市场、文化、体育、卫生、绿化等多个领域的职能部门与工青妇、工商联等群团组织,共同组成“五色荟”服务联盟。“五色”分别代表着红色党建党务服务、橙色政务经济服务、黄色关爱帮扶服务、绿色健康环保服务和蓝色公益文化服务。“五色荟”的诞生,与“楼长制”的全面推广一起,将成为普陀党组织组团式、项目化、零距离、全覆盖服务企业的全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