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中国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4月24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张伯简
丁怡全
■ 张伯简像(资料照片) 新华社 发
  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古城内,古色古香的石板路穿城而过,通达古城中心剑阳楼。剑阳楼往南,有一栋庄严肃穆的二层小楼——张伯简纪念馆。

  2017年,剑川县决定把张伯简革命史实陈列室搬迁到这栋小楼内,并更名为张伯简纪念馆。受当时条件限制,1987年投入使用的陈列室设在剑川县景风公园的一间老房子里,面积不到50平方米。“陈列室虽简陋,但每年清明节,前来缅怀革命先烈的人不少。”在陈列室工作的张丽萍介绍,张伯简纪念馆开馆后能够更好地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张伯简,1898年生于云南省剑川县,白族,早年曾入滇军。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革命风暴席卷全国,为追求真理,他辞去滇军职务,远赴法国勤工俭学。

  在法国期间,张伯简参加了由赵世炎、李立三等人组织的“劳动协会”的活动和法、德两国工人运动,在斗争实践中逐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1921年冬在德国柏林加入共产党。

  1922年,张伯简与周恩来、赵世炎等人在巴黎共同创建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被选为组织委员。他身在异域,却时刻关心家乡的革命,写信给云南学联,鼓励青年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同年秋,张伯简进入莫斯科东方大学,系统地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成长为一个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又有实际斗争经验的马克思主义者。1924年,张伯简回国,在上海和京汉铁路从事革命活动,继而从事党的宣传工作,任中共中央出版部首任书记,负责过党刊《向导》和《中国青年》的编辑发行工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贡献。1925年1月,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张伯简被选为团中央候补委员,代理团中央农工部主任。1925年秋奉调广州,担任中共广东区执行委员会委员等领导工作。

  在艰苦的革命斗争中,张伯简还努力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他编纂的《社会进化简史》一书,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是我国较早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阐述人类社会发展史的理论著作。1926年毛泽东在广州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时,该书被列为学生的课外读物。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曾将此书作为学习唯物史观和社会发展史的书目予以推荐。

  1926年8月,张伯简参加省港大罢工,领导群众开展斗争,因积劳成疾,不幸在广州病逝,年仅28岁。 新华社记者 丁怡全

  (据新华社昆明4月23日电)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广告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2版:阳光天地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广告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广告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A21版:新民法谭
   第A22版:新民法谭
   第A23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旅游
   第A26版:旅游资讯
   第A27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广告
   第A28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广告
   第A29版:旅游资讯
   第A30版:旅游资讯
   第A31版:旅游资讯
   第A32版:旅游资讯
   第A33版:旅游资讯
   第A34版:旅游资讯
   第A35版:旅游资讯
   第A36版:旅游资讯
   第A37版:旅游资讯
   第A38版:旅游资讯
   第A39版:旅游资讯
   第A40版:旅游资讯
我国第三批预备航天员启动选拔
十种理财投资 须防非法集资
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张伯简
英德KTV火灾18人死
黔沪携手在赤水开展文化交流
广告
新民晚报中国新闻A10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张伯简 2018-04-24 2 2018年04月2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