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进山
19日21时许,当救援小队在龙宝坪点燃篝火之时,北京军区255野战方舱医院在德阳绵竹景观大道的尽头展开完毕:整个方舱医院长宽都达40米,占地1600平方米,包括“三区两场”(方舱区、病房区、住宿区、车场、生活场),10顶帐篷内配备病床200个。
而这时候,因为地震的影响,整个德阳市已经没有一家医院能够正常开展手术。赶来问候的德阳市卫生局长不无感慨地说:因为没有条件做手术,今天上午,我们刚转走了将近1000名重伤员。刘建军院长安慰他说:野战方舱医院拥有4个ICU(重症监护室),可以同时开展4台手术,我们已经做好准备。
仿佛真是冥冥中的安排,野战方舱医院在发现赖元平的前一天抵达德阳市,并将成为赖元平生命接力的另一个重要站点。
19日即将过去,整个夜晚,雨一直不紧不慢地下着。薄薄的降落伞布根本挡不住雨水的渗透,救援小队的队员们只能在湿漉漉的环境中朦胧入睡。20日5时30分许,队员们被一阵激烈的争吵声惊醒。他们钻出帐篷,只见雾气弥漫的山头上,刘卫荣和朱伟峰正争执得面红耳赤。
今天肯定要进山去了,二人一早就凑在一起,再次确认昨晚讨论的行动计划——他们决定成立一支精干的突击小队先进去,其余几人留守龙宝坪,保障前后方的通讯联络,以及必要时进行后续支持。
昨晚,滑坡的轰隆声就没有停过。一夜大雨不仅使山坡变得更加湿滑,而且也提升了发生泥石流和滑坡的几率。更糟糕的是,一进山口,手机通讯就会遇到极大问题,几乎找不到信号覆盖区。“北斗一号”卫星电话的电力极为有限,哪怕多带几块电池,也不能保证长时间待机,而且卫星信号也是时有时无,经常受到干扰,山区的情况实在太复杂了。
朱伟峰用近乎武断的语气说:这样,我带弟兄们进去,副团长你和通讯兵留下。
刘卫荣马上炸了似的跳起来:干嘛?为什么要我留下?我进去,你留下。
朱伟峰说:你是我领导,当然是领导留守指挥,我上阵。
刘卫荣骂了句粗话站起来要走:现在只有战斗员,你给我服从命令!
朱伟峰上前拦住刘卫荣,说:留守更重要啊!留在这里要下情上达,一旦有情况,摸起电话要直接找师长,找军长,找指挥部——你自己说打电话的人是你合适还是我合适!
这话说得实在有道理,刘卫荣妥协了:好吧,不过你不准指望我,更别想其他的,不管怎么样,你一定要把人给我带出来!
朱伟峰这回倒是笑嘻嘻了,做出一副很轻松的样子:放心吧,副团长,虽然我不能保证我自己能不能出来,但我一定会让被困的伤员和战士们活着出来,你就等着我们的好消息吧!不过呢,我的副团长,一旦真有什么情况,兄弟们的性命可都在你身上了!
刘卫荣眼睛一下子红了,他狠狠打了朱伟峰一拳,厉声道:不行,一个都不能少。你记住了——你小子如果出了什么事情,我是不会放过你的!
朱伟峰收了笑脸,坚毅地行了个军礼:我保证,坚决完成任务!
结果,两名通讯兵和两名随队军医留在了龙宝坪。志愿者李勇和徐晓亮跟随突击队员们进去。
留守龙宝坪的刘卫荣几乎是提着一颗心看着战友们远去。
同样提着一颗心的还有在师指挥部的师长杨杰。小分队进入龙宝坪的山区后就失去了联系。整个夜晚睁着血红眼睛的杨杰像一只被关在笼子里的狮子不停地打转,手机或者电话铃声一响他就扑上去接听,三言两语间完成通话,尽量缩短通话时间,避免因占线而漏掉任何信息。其实他指挥的部队已经散在了好几个地方,每个地方都是千难万险,但是龙宝坪和响水沟的情况又格外不同,在电话里,他就能清晰地听见龙宝坪周围山体塌方发出的巨大轰响。
更重要的是,“北斗一号”卫星电话的电池有限,不能长时间待机,只能约定每隔数小时通话一次。山里情况瞬息万变,这间隔的数小时对杨杰来说,分分钟都是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