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老师一堂堂生动的“神话语文课”上,神话人物不仅会讲段子,还会唱时下的流行歌,不仅同学们受益匪浅,就连幕后的工作团队,也越来越觉得神话故事这么有劲。
书场,只是一个开篇,接下来,还有图书、动画片、大电影……中国的神话,越来越有趣。
听音乐和段子
从去年暑假开始,SMG炫动传播就开始筹备这档《中华创世神话——电视书场》。经过半年紧锣密鼓的案头工作,梳理出了一条“中华创世神话”的脉络。为了让广大青少年一窥中国上古神话的风采,领略神话的独特魅力,炫动传播最终决定,先从“书场”开篇,让大家先“听”为快。
主讲人是大名鼎鼎的黄玉峰老师。“相比起希腊神话,中国的创世神话虽然很多很多,但是散落在各处。”他谦虚地说,“其实在这个节目之前,我也没有系统地梳理过。于是,我们第一步工作就是要找到哪些是属于中国的创世神话。”
“比如《愚公移山》出自《列子》,它算不算神话。”黄玉峰说,“我们在选择的时候也有过讨论。”最终,黄老师和节目组达成共识,他们认为这个故事尽管出自典籍,却反映了古代人和自然相处的模式,不仅如此,黄老师还觉得,故事还有深刻的哲学意义,“愚公不愚,他的时间观很超前,子子孙孙的千万年传承,对于宇宙而言,也是沧海一粟;智叟也不蠢,他是一个实用主义者,他的观念对我们当下也有影响。”
“人类的基本问题,早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就基本都遇到过、思考过了,只是他们是通过神话的形式将之表现出来。”黄玉峰认为,创世神话看上去遥远,其实,其中表现的内容很多都很现代,离现实社会很近。黄玉峰举例说,他将女娲抟黄土造人的神话与当下克隆的话题结合起来,引发学生对科技的兴趣,“女娲造人没有通过生育,其实就是克隆,这是很现代的理念。”从嫦娥奔月中,他和学生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后羿从射日到拿回灵药,都没有和嫦娥商量过,只是他单方面考虑。我把这个故事引申到该如何理解和尊重对方这样一个话题上来。”
为了让同学们有更多的代入感,黄老师除了用评书的形式,让节目生动起来,更在讲故事的时候,穿插了一些最新的段子。张乐云(节目的执行总导演、稿件统筹)说,“毕竟有些神话故事可以找到的资料有限,所以我们和黄老师商量,在不违背大的故事框架的前提下,我们也加入一些和同学们生活相关的细节。譬如舜的儿子喜欢音乐,我们就让他组了一个乐队,唱几句TFBOYS的歌……”
看图书和影视
显然,文案工作是这档节目的重中之重。在经过半年多,节目组撰稿团队对资料收集整理之后,一条中华创世神话的脉络渐渐清晰起来。
“我们计划把这些稿件整理后,做出一本书。”节目的制片人尤佳说,“现在我们已经把稿件交给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他们也是非常严谨的,在收到我们的稿子之后,立刻展开了校对考证的工作。”
有意思的不光是故事,尤佳说,为了让观众更直观地看到神话人物,节目组还邀请了多位画师,为神话配图。盘古、伏羲、精卫、嫦娥、后羿……栩栩如生,又诗情画意。这样的画面,就连二次元的小伙伴们,也是赞不绝口。
不仅如此,炫动传播还打算让“神画”动起来。就在去年“电视书场”筹备的同时,“中华创世神话”动画影视片《中华创世诸神纪》也在同时推进中。据悉,影片将以“天、地、人、和”为四大篇章,谱写中华民族从鸿蒙开辟,山林初启,文明肇始,到九州大同的创世史诗。预计,将于2020年6月完成全片,动画和大电影齐头并进。
本报记者 吴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