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有条新闻几乎刷遍德国媒体,德国百姓耳熟能详的两家廉价超市,在中国摇身一变成了“轻奢电商”,价格更是跌破了德国人的眼镜。
在德国,几乎每个人都有在没有任何装修的廉价超市Aldi店里迈过地上被牛奶漏湿的包装纸箱的经历,可现在,在德国实体店卖0.99欧元的巧克力,中国网店标价5.66欧元……细心的德国媒体还发现,虽然号称来自德国,但Aldi的中国网店里卖的商品大多来自澳大利亚。
在一些中国人脑海里,根深蒂固着“只要是国外的都是好的”“外国人就是比中国人诚信”的思维;正是利用这种思维,不少洋商家认为“人傻钱多”的中国人最好“坑”。“平民”冒充“阔佬”,只要所售商品货真价实,大约只是周瑜打黄盖;可有一些黑心商家利用部分中国人“崇洋”心态,以假乱真、以次充好,值得我们警惕——
就在前几天,西班牙一则新闻震惊了无数中国“宝妈”:警方查获一家专门生产假奶粉的工厂,当场缴获8吨假奶粉。警方调查后发现,这是一起专骗中国人的假奶粉案。这些奶粉没有营养价值,并且有被污染的可能。而根据媒体报道,这并不是欧洲首次发现制造假奶粉专骗中国人的事件,早前在波兰破获了相同的案件,而法国、意大利及德国等也出现过将有毒受污染奶粉销往中国的案件。
除了假奶粉,近几年见诸报端的还有泰国的假燕窝、俄罗斯的假首饰、韩国的假面膜、英澳机场免税店的假打折……如果说这些只是无良商家的自发行为,那么国人视之为购物天堂的日本,媒体甚至公然刊登黑心商人的坑人心得:早先《富士晚报》曾刊文介绍如何通过电商向中国人售卖日本产品,重点强调如何抬高价格卖给中国人的方法。
无视商业道德的黑心商人,哪里都有。“洋坑子”们如果敢从正规渠道进入中国,曝光、挨罚是早晚的事,因此这些“李鬼”便利用代购、免税店等两国监管的空白地带兴风作浪,欺骗刚刚迈出国门的中国消费者。随着越来越多中国人走出国门,遭遇“洋坑子”的几率也越来越大。一旦发现自己被坑,一定要大胆说出来,莫让“洋坑子”欺骗更多同胞,也莫用自己的辛苦钱助长了“洋坑子”的嚣张气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