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是一片美丽神奇的土地,早在“佐罗”时代之前,故事、传说、民谣、歌曲和传奇人物就风起云涌,此起彼伏,流传弥久。蒙上帝眷爱,把阳光、雨水、蓝天白云和那条如歌如画的密西西比河馈赠给当地人民,养育了他们世世代代与歌舞与欢乐为伍的性格,绵延生息,繁衍至今。走进这片土地,尤其在夜幕低垂、华灯初上之时,走进灯火阑珊、歌舞升平的新奥尔良夜市,你自会感受这种来自人类心灵深处释放感情、释放能量的呼号和呐喊。
北美大地的一个特点,地广人稀,有点像唐宋时期的中国,可以拿来作比照的,便是近年来那幅声名远播的《清明上河图》长卷,那细腻周全的画面告诉我们,当年的城市,或者说城镇,除了通常所指的政治中心之外,还有一层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意义,就是它特殊的商贸集市和文化交流地位。
新奥尔良地区的早期殖民者来自法国,1762年才归属西班牙。法国殖民期间,这里建成了具有浓厚法国浪漫气息的法国建筑区,目前古老的法国区由杰克逊广场周围的80多个街区组成,杰克逊广场是新奥尔良法国区的地标,广场上的建筑都是法国和西班牙风格的混合。
新奥尔良夜市就坐落在紧邻杰克逊广场的法国人街。走进夜市,有点走进风格迥异的历史的感觉,我们这些旅人游客,行进在那个方圆不到半里的法国和西班牙风情混杂的小市镇上,仿佛自己也成了历史画卷中的临时演员,那些保持着18世纪风格的酒吧、饭馆、舞池和露天唱吧,分明就是有意保留下来的戏台片场,主人和客人都成了其中的角儿,大家热热闹闹,真真假假,半醉半醒,天天都在上演着更新剧目。震耳欲聋的乐队贝斯声和若明若暗的霓虹灯光中,整条街上一刻不停地涌动着川流不息的“盲流”,人们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一味随着前面的人头向前涌动,好在每前行一步,两边都有新鲜的光怪陆离、活色生香,不觉枯燥,不觉乏味,于是涌动、前行,兴致勃勃地“盲流”着。
杰克逊广场的蓝顶白教堂庄严美丽,教堂前停着洋溢古典风情的马车。法国人街华灯初上,人们在吧台前欢声笑语,老少恋人们促膝长谈,互诉衷肠,无意放弃这美好环境油然而生的幸福感。一个半人高的舞台上,一个黑人女歌手唱了一首又一首,兀自不休。一座两个正规游泳池大小的露天广场,一个戴夏威夷白色凉帽的老歌手音色动听悦耳,听唱位子全部坐满,许多人站着。一间宽敞的画室,不规则地摊放着稀奇古怪的画作,奥巴马、布什、克林顿和里根总统都是画家们挥洒艺术想象力的对象。
难得异国猎奇,我们坐进一间酒吧,要了两杯血腥玛丽,这款酒在上海的“金钱豹”碰过,比较保险。于是远远坐下,饶有兴致地观察吧台前年轻人热闹快乐的场面。其实是只该要一杯的,结果一杯连一杯,都是我一个人喝了。出门时竟是有点醉意,走到街上,破天荒地,发现头重脚轻,步子踉跄,单影成双,脑子清醒的我不由让那个灌醉了自己的我逗乐了。半真半假,半醉半醒,如同灵魂出窍,看着一个醉汉在月色树影前强作雅致地在大街上跳踢踏舞。
人生难得几回醉,这新奥尔良的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