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本市媒体报道了一则寻人启事。5月7日早晨,松江的14岁女孩施晨离家上学至今未归。两天多来,寻人启事在朋友圈不断转发,女孩却仍下落不明。
这起事件中,除了期盼孩子早日被找到。关于教育的焦虑,也值得说一说。
孩子妈妈讲述的事件是这样的:5月7日凌晨2点钟左右,她发现女儿小施还在看电视,就骂了女儿两句还动了手。本以为孩子没吭声应该没什么,没想到当天上午女儿就没去学校离家出走了。小施今年读初一,品学兼优,是班里的班长。但在最近的期中考试中,小施的成绩一下滑落到了30多名。“望女成凤”的父母对她的批评有些严厉。小施很内向,几乎不把心里的不开心表现出来,同学、老师、家长都没有看出她的异常。
对于家长的批评,一些网友认为没毛病。“半夜两点还在看电视,被妈妈骂很正常吧。”但也有网友指出,家长对于孩子的关心不够。“凌晨2点还在看电视,仅这一反常现象就足以证明孩子早已出现巨大的精神压力,家长却并没及时感觉出来!遗憾!”
教育焦虑,现今已经成为社会的主要焦虑之一。这次孩子离家出走又掀起同样话题。寻人启事中,妈妈向女儿低头认错:“妈妈知道错了,请你原谅妈妈。”有网友评论:一句妈妈知道错了,满含心酸无奈,教育还得对症下药。也有网友不以为然:又是一个孩子任性出走,最后父母低头认错的反面教材。
作为一个同样家有小学生的家长,深感此事虽是个案,但仍值得警醒。有人说,现在的孩子太脆弱,缺乏挫折教育,自己小时候如何如何。这的确是现实,但今时毕竟不同往日,孩子们无论是学习方式,还是接触到信息都不可同日而语,思考方式也大相径庭,教育方式如果还是老一套,的确会出问题。这起事件中,孩子的突然异常,家长并没有关注和沟通,而是通过责打让孩子强行归位,的确错了。
巧的是,也是在昨晚,微信公号“咪蒙”更新了一个帖子,标题发人深省:“如果为人父母要考试,你能拿多少分?”的确,做父母是天生的,但并不是天生就能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