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5月17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奋斗得健康
王裕宽
  王裕宽

  2008年我得了癌。胃被切掉五分之四,剩下不足两寸。躺在病床上,身上插满管子,动弹不得,望着天花板,久思不得其解。心想,这下子可完了。

  一天病房里来了一位江西人。听说他的食管几乎被肿瘤堵住了不能开刀,靠装了的支架,喝一点水和流汁,平时输营养液来维持。就是这样虚弱的一个人,仍然坚持乘一夜的火车来上海化疗。一趟不落。看到还有比他年轻的,比他病重的,他似乎觉得自己又有了希望。精神好的时候,他会在病床上写东西,一张又一张,也不管别人怎么看。一次我捡起掉落在地上的稿纸,好奇瞄了一眼。上面既不是回忆录,也不是后事交代,而是想吃的东西1、2、3、5……他苦笑着对我说;“等我病好了,到南京路上的国际饭店,把中国的菜,外国的菜统统吃上一遍。”我被他感动,不再怨天尤人。

  放化疗是道难迈的坎。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相信它是“最美的药水”,更不知它的毒性有多大。说美丽,有的像天边燃烧的残阳,有的像蔚蓝的海水,还有的像柠檬汁一样诱人。论毒性,人死火化后灰白色的骸灰中会有一撮撮黑的东西,烧炉人一看便知这是得那病放化疗的东西“烧不尽。”

  我为自己制定了看病纪律。每次化疗的起止时间和间隔天数,用铅笔在年历上勾画出来,时刻提醒自己,只要起得来,走得动,一趟也不准落。天下事或逼或激而成者,居其半。生病也是一样。得了癌的人,要学会战胜自我,痛改陋习。说来也怪,大凡看开后,反倒能静下心,做自己喜欢的事,写字画画,唱歌跳舞……我也目睹了自认恢复不错,放松警惕,让坏细胞钻空子的病友。找捷径,寻偏方,结果病情急转而下,令人惋惜。

  后癌时期的自我管理也难为了不少人。一对老夫妻急得满头大汗,怎么也找不到医生要看的那张报告。女的怪男的,男的怨女的,弄得坐堂的专家不好意思,放下笔帮着一起翻看倒了半桌子的皱纸头碎片。每年我写一篇健康小结。有什么变化,有什么体验,验血指标,影像报告前后对比,发现问题及时看医生。十年来,我积攒起来的看病资料有一尺多厚。7次住院小结、45份验血单、28次彩超、11次胸片、5次CT、4次胃镜报告。几十个条目。上万字的文字,汇编成册。方便了自己,也尊重了医生。你认真了,别人就不敢马虎。医生问我以前是干什么工作的,我笑道,计划统计处退休的。

  2011年我家二宝出世。如今孙女在位育上初中,孙子进建襄小学。2013年癌龄五周年,我为自己新生庆贺。2014年我写的《我的家住在铁道边上》参加上海故事征文,获上海市文化节授予的“市民作家”称号。2015年一位叫单戈强的病友,看到我在2015年《上海老年报》上的“病友”文章后,写信给编辑部说,想与作者交个朋友。“活着时候多些朋友,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单先生还写字赠文于我“创造快乐是最伟大的事业。”2017年我应邀加入普陀区作协。2018年我搬进儿子买的大房子,每天买、汏、烧,比过去更忙了。我不知道我这部“老坦克”还能运转多久,身体里还有没有A细胞?但我知道努力奋斗的人,心态平和,快乐无比,更有幸福感;努力奋斗的人,都比较自律,能挡住诱惑,从而保证健康。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健康也是。

  十日谈

  奋斗的幸福

  责编:刘芳

  一个小家庭的幸福生活也要靠自己的奋斗来实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财经新闻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广告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A21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2版:新民环球
   第A23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24版:教育/新民环球·广告
巢云诗钞(三十一)
华坛山:一个铭记与遗忘的故事
萧条忆故人
桃寿图(中国画)          
万事如意
奋斗得健康
新民晚报夜光杯A18奋斗得健康 2018-05-17 2 2018年05月1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