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5月17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磨尽一生
何华
  何华

  日前,王家卫在北京电影节开幕式上说了一段感言,意味深长。他在一个店里吃早餐,喝完豆浆,看到碗底有两行字:“我愿意为你,磨尽我一生。”他被这句话触动了,虽然磨豆浆和拍电影是两回事,但是“道理”是相通的,他认为创作者的专注与执着是成就一部好作品的必要条件。王家卫当然是一个具有“专注与执着”精神的导演,他拍了很多部有自己独特风格的电影,辨识度极高。显然,是“专注与执着”让他建立了自己的风格。

  王家卫这番话,让我想到小津。小津的散文集叫《我是卖豆腐的,所以我只做豆腐》,很特别的书名,源自小津对自己单一电影风格的比喻式解释。有人劝小津拍些不同的东西,他回答:“我是‘卖豆腐’的,‘做豆腐’的人去做咖喱饭或炸猪排,怎么会好吃呢。”

  小津一辈子拍家庭伦理片,尤其是“嫁女儿”题材,一拍再拍,不厌其烦,具有“重复的美学效果”。他对刀光剑影、政治、传奇、灾难、科技缺乏兴趣,可以说,不琼瑶、不金庸、不星球大战、不阿凡达、不海角七号。他的电影皆取材于日常生活,片中人物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痛苦,却有着悠悠不尽的惆怅。

  日本人确实有专一、敬业的工匠精神,曾经看过关于寿司师傅小野二郎的纪录片《寿司之神》,这个“米其林三星”的二郎先生,从不旁逸斜出,一辈子执着于本行的职人,捏出了世界上最美味的寿司。

  继续说电影,最近又翻出让-皮埃尔·梅尔维尔的黑帮片《红圈》《第二口气》《独行杀手》《大黎明》《影子部队》,一一重看,妙不可言。梅尔维尔擅长拍摄高智商的罪案题材,实在佩服他对此类电影的专注投入,以至于他达到了“黑色电影”的巅峰,至今无人超越。另一个佳例是希区柯克,他毕生拍摄悬疑片,“希区柯克”不仅是一个名字,而是代表了一种电影手法的精神,成了悬疑惊悚的代名词。他在电影史上不可替代的贡献,同样来自于他的“专注与执着”——对悬疑片终身痴迷。王家卫、小津、梅尔维尔、希区柯克,首先是一个匠人,其次才是艺术家。以前,匠人都希望自己是艺术家,殊不知,艺术家就是优秀的匠人——具有“专注与执着”精神的匠人。

  专注与执着,就是心定,就是不浮不躁,就是一心一意。如同木心诗歌《从前慢》里的句子:“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是的,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一生也只够干一件事。这样的专注与执着,类似于痴情。蒲松龄说过:“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财经新闻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广告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A21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2版:新民环球
   第A23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24版:教育/新民环球·广告
且待小僧伸伸脚
磨尽一生
文化传承
巴塞罗那奎尔公园
古人消暑
忆外公外婆
澳洲自由行趣闻
新民晚报夜光杯A19磨尽一生 2018-05-17 2 2018年05月1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