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2:新民环球
     
本版列表新闻
仿制药物美价廉受青睐 有望合法进入中国市场~~~
仿制药物美价廉受青睐 有望合法进入中国市场~~~
仿制药物美价廉受青睐 有望合法进入中国市场~~~
     
2018年05月17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仿制药物美价廉受青睐 有望合法进入中国市场
印度靠“山寨药”对抗欧美药企大鳄
辛星 吴健
■ 印度阿拉哈巴德出售廉价仿制药的药店 本版图片 GJ
▲ 印度西普拉制药公司的药品展示柜
▲ 印度癌症救助委员会成员坐在两份不同的药品套餐后,印度仿制药每个月需要175美元,而诺华制药的“原品”每个月需要2600美元
  本报记者 吴健 特约撰稿人 辛星

  中国5月1日起取消抗癌药等药品进口关税。消息一出,最高兴的莫过于印度医药企业。印度医药行业人士称,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医药消费市场,减免药品进口关税将让更多印度药企获益,闻名全球的印度仿制药或将合法进入中国市场。

  印度是世界第三大仿制药生产国,现有2.2万家药物制造商,生产的仿制药出口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额达130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20%,号称“世界药房”。

  所谓仿制药,系指与著名品牌药有相同活性成分、剂型、给药途径和治疗效力,但不受专利束缚的替代药品,即品牌药的“山寨版”。

  “兰博西模式”获成功

  印度庞大的仿制药行业,实际是从一家小公司起步的。1952年,印度商人巴伊·莫汉·辛格接手一家药品销售代理公司,更名为“兰博西实验室公司”。当时,印度政府在药品专利方面控制很严,该国99%以上的药品专利和近90%的药品供应都由外资把持,本土企业根本不是对手,导致国内药品价格居高不下,一般消费者承受不起。经过调研,辛格找到“专利墙”的漏洞,开始仿制尚未在印度注册专利的瑞士公司产品。由于节省了巨额科研投入,辛格的仿制药极具成本优势,价格只是原品牌药的25%。辛格的“兰博西”头一年就赚了100多万美元,并迅速成为本土头号药企。

  “兰博西模式”既带来巨额利润,又为普通人提供廉价药,引起印度政府的兴趣,遂决定鼓励本国制药公司仿效。1970年,总理英迪拉·甘地主导修订专利法,允许本国公司仿制任意一种药品,只要生产工艺与品牌药厂注册的专利工艺有区别就行,这意味着印度放弃对药品化合物的知识产权保护,为仿制药开了“绿灯”。

  有了政策保护,兰博西公司更是如鱼得水,将“山寨”目标盯上更著名的品牌药,包括全球制药“老大”辉瑞公司最畅销的专利产品“立普妥”。与此同时,印度政府开始推行药品价格管制,使多数药品零售价受限,在印度设厂的跨国药企大受打击,纷纷卖厂走人,印度本土药企趁机快速壮大,他们大多模仿“兰博西模式”,其中就包括今天赫赫有名的印度药企瑞迪和西普拉。

  有人说,正是兰博西公司的带头,帮助印度走上“仿制药大国”的道路。本着“什么好卖做什么”原则,印度药企几乎能对所有西方昂贵药进行“复制”。《华盛顿邮报》称,一款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审批的药物,仅三个月就能在印度市场上见到仿制品。令人诧异的是,一向号称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美国也未对仿制药关上大门,美国国会甚至基于节省医疗保险开支的考虑,专门通过《药品价格竞争和专利期补偿法案》,允许仿制药在美国销售。

  手握世贸“尚方宝剑”

  印度药企的“山寨”行为,显然动了国际药企大鳄的“奶酪”。2005年,印度被迫重修专利法,规定对1995年以后发明的新药或经改进后能大幅提高疗效的药物提供专利保护,但同时仍为印度药企留出“后门”,即不支持原有药物混合或衍生药物专利。

  长久以来,西方跨国药企为占领更多市场、谋求更高利润,经常通过对现有药品的配方进行小幅度修改的方式“研发”新药。按照印度专利法,这些“新药”只是原有药物的衍生品,不能纳入专利法保护范围,印度药企得以在夹缝中觅得生机。此外,他们还有更具威力的“尚方宝剑”,即世界贸易组织的“强制许可”制度。

  根据世贸组织规定,第三方可在未得到专利权人许可的情况下使用受专利保护的技术,条件是经过国家依法授权,以及向专利权人支付一定费用。印度法律运用这项条款,规定因公共利益、印度传统、公共健康等原因,政府可对专利实施强制许可,同时规定在强制许可制度下生产的仿制药,可出口到无相关生产能力的地区和国家。

  第一家利用强制许可制度向跨国药企开刀的,是印度第一大制药商Natco公司,他们瞄准了德国拜耳出品的治癌药物“多吉美”(Nexavar)。2007年,拜耳获得向印度出口“多吉美”的许可,并于次年取得印度专利。当时一盒“多吉美”的售价是28万卢比(1印度卢比约合0.1元人民币),对人均年收入仅5.4万卢比的印度人来说堪称天价。Natco向拜耳请求仿制遭拒后,遂向印度专利局申请对“多吉美”实施强制许可。

  2012年,印度专利局批准Natco的申请,准许其在“美吉多”专利期未满前生产仿制药并在印度销售。同时,Natco要向拜耳支付相当于仿制药销售额6%的“特许权使用费”。不服气的拜耳遂向印度知识产权委员会提起上诉,结果被驳回,Natco公司正式拿到仿制“美吉多”的强制许可。仿制药上市后,价格还不到原售价的0.4%,每盒仅为8800卢比。

  被誉为“药界罗宾汉”

  “不同的化学原料被送入混合设备进行配料,然后被压成小药片;五颜六色的胶囊最终像爆米花一样被机器吐出来,”这是印度《经济时报》描述的最常见的仿制药生产场面。这个神奇的国度每年都生产大量仿制药,由于无需支付专利费用,印度药厂的生产成本比美国低65%,比欧洲低50%,因而仿制药的最终售价只有专利药的20%至40%,个别品种甚至相差10倍以上。比如,印度仿制的丙肝治疗新药“索菲布韦”售价仅为每片4至10美元,而美国吉列德科技公司生产的“原品”,每片售价高达1000美元!难怪吃不起药的患者对印度仿制药趋之若鹜,并把印度药企称为劫富济贫的“药界罗宾汉”。

  印度仿制药大受欢迎,凭借的不仅是价格优势,过硬的产品质量才是长盛不衰的立身之本。印度仿制药品物美价廉,受到不少国际组织的青睐,“无国界医生”组织、致力于抗击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的“全球基金”、美国总统防治艾滋病紧急救援计划、国际药品采购机制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都是印度仿制药品的大客户。

  前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称赞,撑起国际人道主义组织医疗项目运行的,正是大量低成本的印度仿制药。据“无国界医生”组织的说法,该组织有80%的抗艾滋病病毒药物是从印度购买的。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财经新闻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广告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A21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2版:新民环球
   第A23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24版:教育/新民环球·广告
印度靠“山寨药”对抗欧美药企大鳄
平衡对华逆差 印度希望不大
印度药品质量获得同行认可
新民晚报新民环球A22印度靠“山寨药”对抗欧美药企大鳄 2018-05-17 2 2018年05月1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