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的信心源自本国大型药企的全球化销售网络。以著名的太阳药业公司为例,尽管该公司成立时间不长,但已经在三大洲建立15家生产厂,并在全球销售。公司营业额十年内大增13倍,从每年3亿美元增至40亿美元,其中40%来自国际市场。“如果中国市场敞开大门,相信印度药企会抓住机会,提高对中国的商品出口额。”印度《经济时报》如是说。
有人认为,印度人对药企寄予了太高希望。仿制药利润不高,通过它来平衡中印之间巨大的贸易差距有点杯水车薪。另外,中国本身具备强大的药品研发能力,对印度仿制药不会有过多需求。
美国《华尔街日报》称,中国不仅是廉价制药原料和仿制药物生产国,而且正逐渐成为重要的新药生产国。中国政府大力促进本国生物技术药物的研发和生产,并引起全球大型制药公司的注意。中国在制药领域拥有技术和成本双重优势,不会对印度仿制药产生太多需求。不过在某些特效药方面,印度药企还是有竞争力的。“但要靠区区几个品牌的抗癌药物扭转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实在是无法完成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