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5月17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果心中有群众
沈月明
  在泥城采访两天,真切感受到改造后的农村发生了令人惊喜的变化,而镇村干部的观念、能力和形象,可以用刮目相看来形容。

  镇党委书记王国娟出身上海南郊大地,对农民有着天然的感情。区委组织部的历练,让她明白党员干部要有党性原则,也要有百姓情怀。在泥城工作的时间虽然不太长,但她深刻体会到,只要你廉洁奉公、勤政为民,哪怕开始的时候有的干部群众有抵触,有疑虑,到最后一定会理解你、支持你。她说,泥城虽然地处偏远,但是著名的“泥城农民武装暴动”的发生地,也曾打响浦东抗日第一枪。泥城的“红色基因”流淌在勤劳朴实的老百姓和一批又一批好党员、好干部的血液里。在新时代,凝聚各方力量,续写泥城新作为新篇章,是每一位泥城党员干部的责任和担当。

  镇长苏国林名校博士毕业,在基层工作倒也能沉下心来。他做事有前瞻的眼光,也有先进的理念。但最打动我的,是他始终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给老百姓花钱,值!到地铁站的公交车班次太少,贴钱加!居家养老标准从85岁降到80岁,体检标准从65岁降到60岁,花不了几个钱,该做!政府财政,你可以花在面子上,也可以花在老百姓身上,这是党员干部两种截然不同的政绩观和价值观,泥城镇干部选择的是后者。

  彭庙村村支书俞丽华是个80后。陪同采访的镇党委副书记姚美君和镇妇女主任黄惠英说:彭庙村一天天变美了,书记一天天变黑了。村里的每一个设计、每一处改造,她都了然于心,就好像她自己亲手缝制的一件花衣裳。很多郊区80后本地话已经不伦不类,但再生僻的方言俞丽华都能听会说。衡量一个干部是否投入工作,考察的一个标准就是他是否喜爱自己的“作品”。在这一点上,俞丽华无疑是合格的。

  公平村女支书兼主任陈琪是个70后。她说:“我以前是幼儿园老师,也蛮喜欢文学的,蛮喜欢漂亮的,现在不知道怎么搞的,脑子里想的就是村里的事!”话这么说着,但她对农村工作是真爱,每天早上7点半就在村里转悠了。那天傍晚走在村里,她孃孃、爷叔一声声招呼着,村民们也一声声热烈回应着。陈琪说,她发觉老百姓越来越爱美了,也越来越讲究礼貌了。我想说那是因为老百姓觉得她越来越可爱了。

  最支持陈琪工作的是她的小学老师陈品芳。这位老师把自己的百年老宅无偿布置出来为“美丽庭院”作贡献。她说,这些老物件,可以让上了年纪的人回忆过去,让年轻一代不忘传统,忆苦思甜。她每周两次雷打不动去帮助一个智障儿童,哪怕仅仅为了安慰一下他的母亲。而她做医生的父亲,曾经因为村里一个病人每天要打针而连续12年没在外过夜。从城市来到郊野深处听陈老师家族的故事,仿若一次灵魂的洗礼。

  我相信我看到的不是泥城的全部,但我也相信我看到的风景和笑脸都是真实的。泥城的干部、泥城的百姓、泥城的土地,让我感受到郊野大地的无限生机和活力,也相信她的未来一定会更美好。

  沈月明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财经新闻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广告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A21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2版:新民环球
   第A23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24版:教育/新民环球·广告
如果心中有群众
泥城样本:大调研可以改变什么
新民晚报要闻A04如果心中有群众 2018-05-17 2 2018年05月1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