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周影响大盘运行的因素看,本周海外市场表现不错,一度为A股营造了较好的“外围环境”,股指也上摸了一下60日线后再次遇阻回落。真正对A股影响较大的短期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加入MSCI的时间逐步临近,成份股名单最终敲定;二是富士康获IPO批文,即将发行上市。此外还有中美第二轮贸易谈判博弈变得更加复杂,短期可能难以达成比较满意的合作成果,不利于市场风险偏好的回升;原油价格进一步走高以及10期美债收益率继续上行让市场顾虑6月美联储议息会议会有更大动作。
本周MSCI公布了半年度指数调整结果,确定了6月份首次纳入MSCI的A股名单,共234只个股榜上有名。客观说,A股纳入MSCI总体属于利好,尤其是对蓝筹股,这些个股应该被一些指数基金或风格基金所配置。一方面从资金上、理念上说有望引入海外资金和价值投资理念;另一方面,从以往新兴市场加入MSCI的情况看,大概率会取得一定的涨幅。
至于富士康的上市,影响是复杂的。一方面,新经济企业在A股上市,有着强烈的政策导向作用,令市场对新经济相关板块关注程度很高;另一方面,仅一家富士康就高达270多亿的募集资金,若今后类似企业批量上市,A股能否承受这样的考验。
短期内,市场也面临着难题:即资金总量有限,不能支撑双线运作,沪综指和创业板指共同走高的难度很大。可以说,缺乏增量资金,以及场内资金对后市信心不足,恐怕是行情较为犹豫和拉锯的主因。
于是,大盘就呈现这样的走势:在存量资金运作背景下,两市股指呈现一定的跷跷板效应,沪综指强则创业板指相对偏弱,反之亦然。全周个股表现则明显分化:既有跌跌不休、重心不断下移的绩差股、问题股,也有被炒得很高的价值型股票及次新股,同时还有不少被低估的未来潜力股。相对来说,投资者更要关注的是,那些被低估的板块和个股,如行业龙头,或品牌价值较高的企业,尚未被炒作,股价还在低位的;符合政策发展方向、业绩有复苏预期的低价蓝筹股。
浙江中信 钱向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