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综合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播撒信仰火种的革命先驱~~~
播撒信仰火种的革命先驱~~~
播撒信仰火种的革命先驱~~~
     
2018年05月20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播撒信仰火种的革命先驱
马 骏
梁书斌 樊攀
■ 马骏像(资料照片) 新华社 发
  在黑龙江省宁安市带状公园中,苍松翠柏掩映下的马骏纪念馆显得更加庄重肃穆。马骏纪念馆为三层仿古建筑,飞檐下悬挂着邓颖超亲笔题写馆名的匾额。据马骏纪念馆馆长关微介绍,纪念馆通过实物、创作画、大型灯箱画、照片、圆雕、浮雕、沙盘、仿真人场景再现、影视厅循环播放文献片,生动翔实地再现了马骏烈士的革命生涯以及党和人民对他深切的缅怀。

  马骏,又名马天安,回族,天津觉悟社创始人之一,著名的爱国学生运动领袖,中国革命的先驱者。1915年,他进入天津南开学校读书,初步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参加到周恩来等组织的“敬业乐群社”,并两任学校的演说会、学生讨论会及自治励学会会长,又任义塾服务团总董及教务长,后考入南开大学。

  五四运动中,他站在前列奔走呼号,发起并成立了学生联合会,成为五四运动京津地区主要青年领袖之一。他与周恩来、邓颖超等20多名进步青年共同创立了革命进步团体“觉悟社”。邓颖超评价他“具有高度的爱国思想,富有正义感,为人正直,性格豪爽,工作干练,认真负责……他积极参加实际斗争,不怕反动统治者的迫害,表现出高度的爱国热情和英勇的革命精神”。1922年,他回到家乡宁安,组建了东北地区第一个中共党组织“宁安党小组”,从事地下工作。

  1925年秋,马骏赴莫斯科留学。他与王稼祥、张闻天、邓小平、杨尚昆、左权、伍修权等人成为莫斯科中山大学的第一期学员。在莫斯科中山大学,马骏学习非常刻苦,很受同学们尊敬。1926年9月中山大学学生会成立时,被选为书记。

  1927年,白色恐怖笼罩大江南北,正在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研习社会理论的马骏毅然受命归国,担负起中国共产党北京市委的组织恢复和重建工作。马骏的工作危险重重,但他说:“党既然给我这个任务,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不能知难而退,只有多加谨慎而已。”马骏在东城、崇文等区积极开展秘密活动,很快重建起北京市委。但不久被奉系军阀拘捕,1928年英勇就义,年仅33岁。

  新华社记者 梁书斌 樊攀

  (据新华社哈尔滨5月19日电)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新视界
   第A05版:新视界
   第A06版:迎接第28次"全国助残日"和第19次"上海助残周"
   第A07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动态
   第A10版:话题/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
   第A12版:赛事/新民印象
   第A13版:赛事/新民印象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6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A20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A22版:特稿/ 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A24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消费者“娘家人”获“五一奖状”
马 骏
12天后,“爱·咖啡”新址“复活”
新民晚报综合新闻A03马 骏 2018-05-20 2 2018年05月20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