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5月24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初夏的味道
王瑢
  王瑢

  暮春初夏,绿渐凝重,繁华尽在咫尺。细听蝉声乍落,睡莲悄悄盛开,我的心事是记忆深处迷离的影子。

  一年四季中,我最爱初夏的风。温柔涤荡,吹在脸上暖暖微醺。上海初夏阳光的味道,已在城市中弥漫,在我的家乡太原,仍乍暖还寒。谷雨过后,百花尽谢,芳菲渐歇,瘦小的杏子慢慢肥了大了,由青转绿,阳光下枝柳低垂着说,好好享受这阳光呵,夏天要来啦!枣树下对弈的老者聚精会神,偶尔蜂蝶起舞,一阵风掠,翩跹中的枣花细细碎碎,满地金黄。

  希腊语中,咖啡代表力量与热情,于我而言是精神需要。初夏的午后我从电脑前离开,结束一日的工作后去往附近熟悉的咖啡馆,已是雷打不动的习惯。一个人发呆,约三五知己闲聊,生活在魔都,铿锵节奏带来的亚历山大,此刻皆隐遁。时间消逝停止,呼吸也放慢。喜欢讲话或讨论热烈的人,自觉坐到室外,服务员即刻而至,根本不必召唤。

  条状木地板延伸至台阶深处,成片的绿茵,几朵尚未尽放的石榴花。木椅。木桌。巨型白色遮阳伞下睡着一只猫,有人走过它立刻睁眼,一屁股坐下,前腿立定,仰头左顾右盼,毫不畏惧。有人将一块蛋糕小心地摆到它面前,猫咪低头只是嗅了一嗅,照旧盯了人看,忽然倏地一下扭身蹿去,仿佛一缕烟尘,眨眼不见踪影,迷离间我一阵恍惚,自己倒像是那个被遗弃的人。想起夏目漱石说,猫是唯一最终把人类驯服的动物,它们与生俱来这种特权。

  面朝大街,马路是舞台。恋人旁若无人拥吻,举起手机自拍。阳光下的橱窗烁烁泛光,汽车来往,人潮熙攘,这些气息组成城市元素,令我想起王家卫的《2046》。张曼玉跟梁朝伟邂逅,面对面不响,香气袅袅中一个声音传来,“我喜欢坐在咖啡馆看人,尤其看女人……”曲折的小木桥边,有人在开摄影派对,咔嚓咔嚓不绝于耳,梧桐婆娑,咖啡馆门口的小黑板上,广告语每日一换——“在这杯咖啡里,看到了初夏的阳光。”

  一扭头,角落里有人耳朵上插着蓝牙耳麦,低头急速敲打笔记本。千万别以为是闲人,忙着工作呢。不禁想起《梵高的咖啡馆》。这家咖啡馆开在我家附近的小区里,谈不上面积,格局个性,暖暖的布艺沙发,窗台上一溜吊兰碧翠,天竺葵盛开。少时所见所闻之人与事,似乎更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草木亦然。比如眼前的天竺葵,这种平民之花从我记事起,似乎总见它一盆一盆又一盆,站在人家窗台上,高低错落,从冬开到夏,它一直等人来?

  远远听见小贩吆喝,谁家的留声机里有女声悠悠流淌——“郎是春日风/侬是桃花瓣/但等郎吹来/侬心才灿烂……”隔壁的诗人,是否百年前从这里走过?门对面的墙上悬挂一把琴,右下角小楷字“高山流水,谁是知音”。我在书架上发现一本老版插画,竟是上海古籍书店的《雷雨》手抄拓本。

  咖啡香味穿堂越窗,馥郁丝丝缕缕。这种私人咖啡馆从不打广告,完全口口相传。只要踏入,惊喜大呼意外。推开老式木门是一个小院,精致的花草,雨天时找靠窗的位子坐下,仿佛眼前隔着一条河,可以望到另一个世界。那棵古老泡桐本已枯萎,咖啡馆开了一年多,突然有天,它开花了……

  十日谈

  享受上海初夏的阳光

  责编:杨晓晖

  阳光下的咖啡,请看明日本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广告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专版
   第A10版:社会新闻·广告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家装专版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体·广告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广告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科艺T台/新民教育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3版:新民环球
   第A24版:论坛/新民环球
圣人病
忆新凤霞
诗四首
一位好同学
初夏的味道
新民晚报夜光杯A19初夏的味道 2018-05-24 2 2018年05月2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