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咳不愈,先生说我“百日咳”了。
仿佛铜墙铁壁,几盒抗生素,奈何不了顽咳。各类妙方,一一试过,收效甚微。
我知道,过敏了。就像自来水管,一旦螺丝口滑了,再怎么拧,也无济于事。
就这么咳着,过年了。逃到海南,竟不药而愈。想咳,也咳不出。
一回来,又咳了。大概,过敏原在这里,是空气,是温度,还是花粉?不得而知。
看我上课难受,一天,学生X送来一盒龙角散,说是妈妈托人从香港带回来的,效果不错。
我查看说明得知,“龙角散”,是因为它的处方中使用了龙骨、鹿角霜的材料,故此得名。200年前,作为藤井家的家传秘方传承下来,后来又根据中药学进行了改良,把“和、汉、兰”融合在一体,迅速成为一种畅销药。对轻微感冒和喉咙不适,有不错的疗效。
其实,学生给老师送药,本身就是一种疗治。
也许是天气逐渐回暖,不知不觉地,不咳了。
一日翻阅干宝《搜神记》,说中山人狄希,能造千日酒,清醒的人喝了,会一醉千日而不醒。惟有服下一剂清凉散,才能苏醒过来。
打开抽屉,那盒龙角散还在,不禁莞尔。
咳,是寒冷过敏;醉,是酒精过敏。
这世间,令人过敏的东西太多,而属过敏性体质的人也不少。有人对海鲜过敏,有人对豆制品过敏,有人对某水果过敏,等等,不一而足。
这些过敏,毕竟是可检测,可治疗的。而有些过敏,是深藏不露,是难以检测,难以根除的。
明代学者陈继儒《小窗幽记》里写道:今之昏昏逐逐,无一日不醉。趋名者醉于朝,趋利者醉于野,豪者醉于声色车马。安得一服清凉散,人人解醒。
那酒,不是高粱、大米酿造的酒,而是以名利作曲、以声色为水,所酿出来的欲望之酒。这种酒初饮时心已昏醉,不知身在何处。再饮之后因渴而求,求而愈渴,渴而愈求,终至一生性命与之,而不复醒。此时若问“心在何处?”心已失落在名利声色之中;若问“身在何处?”身已追逐幻影而不止歇。中山酒只能醉人千日,千日之中不能自主;欲望之酒可以醉人一生,一生之中不能自主,但世上很多为此至死而不醒的人。
酒精过敏的人,只要给他喝下“醒酒汤”就能清醒,然而,在名利声色中沉醉的人,要如何唤醒他呢?有什么样的清凉剂能唤醒心的迷醉?也许只有清醒人留下的清醒语吧!在醉梦中做的事都是纷乱的、幻影的事,只有醒来才能做一些真实的事,因此,“醒”是第一要务,惟有醒了,生命才可贵,天地宇宙才真实。
作家王蒙说:“内心安详,从不荒凉。”这也许是一剂治愈“热衷”的清凉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