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都说孩子上了大学就跟爸妈没什么说的了,可我没有这种感觉。我倒觉得我和儿子的交流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了。
他一到美国上大学,我好像一下子没什么事了。
儿子一下子远隔万里,我倒没有任何不适应,我本来就有很多可以忙的事情。时间有了,一口气写了好几个长篇,同时,全心投入工作,每天忙得上蹿下跳,以至于有时候连着十天忘记和儿子联系,儿子会发微信和我开玩笑:“妈妈,你是不是忘了在美国还有一个儿子啊?”
我们慢慢建立了视频的“例会”。
在视频聊天的时候,我始终保持着我一贯的作风——就是一如既往的“低调”。
我在我儿子面前,从他是个娃娃的时候开始,我就是“低调”的,从来没有趾高气扬过,从来没有凶狠地教训过他。我只凶狠地吵过他一次,发现效果适得其反、两败俱伤,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犯过同样的错误。我真的很少觉得我比他厉害,我倒总是真心赞扬他的狂想和睿智,我把点点滴滴的生活都记录在素材本上,然后把它们变成文字,变成小说。我觉得我和他是好朋友。
所以我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倾听。
儿子在屏幕的那头滔滔不绝,给我讲他的课怎么选的,哪个教授有多么多么棒,多少人来上他的课;哪个教授又多么多么苛刻,得这个老师的A简直难于上青天。时不时,他还会爆料出上个学期有几天他总迟到是因为头天晚上玩游戏玩到很晚。还好,我也没有表现出大惊小怪,我怕我突然生气,以后他就再也不会告诉我了。我只是顺势问他现在还玩游戏吗?他说早已经全部删掉了。
只有一件事情,他等到这件事情发生了半年之后才告诉我。当时,我停顿了一下,因为内心确实非常吃惊,但是,我控制住自己的表情,轻轻“哦”了一声。他看我没有发作,就又好好给我解释了一番。
我轻轻怪罪他:“那为什么半年之前没有告诉妈妈?”“我怕你担心。”他说。我点点头说:“我希望以后不要再发生这样的事情,如果发生了,要早点告诉妈妈。”“知道了,我也是这么想的。”儿子说。
我觉得他在长大,他在承担,但他还是个孩子,有时仍然会冲动和鲁莽。我觉得他愿意什么都对我说,就是信任我,相信我不会对他的混账话生气,而我也确实没有生气。
我们视频聊天的时候我总怕影响他休息和学习,经常会打断他的滔滔不绝:“儿子,你该睡觉了吧?咱们今天就说到这吧?”
这时,他会恋恋不舍地说:“妈妈,再聊半个小时吧,我今天特别想跟你交流交流。”
每当他这么说的时候,我绝对是义无反顾地停下手里的一切事物,和他好好聊天。我知道在美国他一个人面对整个世界不容易。
记得特别清晰的是,去年暑假他回到中国,我请他去看了一场中国电影,满场不时发出笑声,可是看到一半他非要拉着我出来,有些生气地对我说:“怎么年轻人都在看这样的电影?拿历史题材开玩笑,一点也不好笑啊?我实在看不下去这样的电影……”
我当时几乎无语。静下来仔细思考,我吃了一惊,真的是这样的!我们习惯了什么都用来娱乐化,连历史也可以随便娱乐化!年轻人就是这样笑完了就全都忘掉了,也忘掉了历史!
我不由得感叹,儿子才离开我一年就成熟了,而我们的交流也越来越深入了!我心里默默地想:“一生都可以交流,是母子间最幸福的事情。”
十日谈
孩子,如何爱你
责编:殷健灵
尽量让视野开阔,培养孩子属于自己的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