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是中国房颤日,房颤已成为老年人中发病率极高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且不及时治疗危害极高。今天我们邀请了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刘少稳教授与大家聊一聊房颤。
什么是房颤?
房颤——就是心房颤动的简称,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指心房无规律地,快速跳动,心房率能达到350-600次/分(正常情况下为60-100次/份) 。房颤发生时,快而且不整齐的电信号引起右心房和左心房出现颤动,无法正常收缩,心房中的血液不能完全进入心室,心房和心室不能像正常那样协调工作
房颤有哪些危害?
房颤有两个主要的危害:引起脑卒中和心力衰竭。
房颤时,心房内的血液不能完全蹦到心室内,这些滞留的血液就容易在心房内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到达脑部,阻塞脑部的血管,造成缺血性卒中
长期的房颤会使心脏负担加重,最终发生心力衰竭,甚至死亡。
房颤治疗有哪些误区?
●房颤无需早期治疗
房颤的症状有时不明显,但也可能导致中风、心力衰竭,甚至死亡。另外房颤患者常常伴有其他心脏疾病,所以房颤患者应当及时就医。且房颤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如阵发性房颤发展为持续性房颤,治疗效果将大打折扣。
●房颤患者只能药物治疗
很多患者选择药物治疗,常见药物有可达龙、心律平、莫雷西嗪、倍他乐克等。但长期服药,副作用较大,近几年导管消融已成为房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老年患者导管消融的风险高,安全性差
导管消融是一种微创介入治疗,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手术,通常只需要在局部麻醉的情况下进行,老年人可以较好的耐受。
什么是射频消融手术?
射频消融手术是一种微创导管技术,通过穿刺,将圆珠笔芯粗细的导管放置到心脏内,以射频的方式治疗心律失常。这种治疗在全球已经发展了20多年,相对成熟和安全。
手术过程中,患者需平卧于手术台,避免移位。在消融过程中,患者可能会有轻微的不适感或胸部烧灼感,医生会通过静脉注入镇静药或者镇痛药以减少不适感。整个消融过程为2-3小时,无需开刀和缝线,没有疤痕。
刘少稳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房颤中心主任、上海市心脏病急救中心主任
活动预告: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安心讲坛—房颤宣教活动
时间:6月2日周六上午8:30
地点: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85号3号楼906院演讲厅
届时由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刘少稳主任领衔的心内科专家团,将为市民免费宣教及咨询,有需要的市民朋友可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