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上海滩国际大厦招租基本“满员”,入驻企业也大多是高品质的金融行业。其实,建造于20多年前的上海滩国际大厦曾经面临着困境:大楼办公环境陈旧,入驻企业品质下滑,企业承租极不稳定。危机当口,虹口区主动上门“送服务”,区招商分中心派专员入驻大厦,这就是楼长的“前身”。去年年底,“楼长”、区金融局副局长沈锋“走马上任”。物业方对硬件进行全方位改造,围绕虹口区打造北外滩航运金融双重承载区发展定位,楼长牵线搭桥对大厦“腾笼换鸟”,调整租户结构、提升档次。在区金融局等职能部门配合下,又为大楼金融企业提供工商注册、税务登记、公共注册地址等服务。靳敏告诉记者,从公司选址、装修、办营业执照到提供优惠政策,楼长全程包办。“过去由于信息不对称,有些信息并不准确,有了‘楼长’,我们少走了好多弯路。”为帮助企业扩大“朋友圈”,楼长还搭建金融企业交流平台。做专属服务的楼长“店小二”通过精准定位、多方协作、用心服务,使大厦迎来了经济发展的“第二春”,现在入驻的大多是券商、对冲基金、公募基金、期货公司等运营稳定的优质企业。
记者获悉,各功能区管办主任担任各自区域楼宇的“总楼长”,功能区相关负责人任重点楼宇的“楼长”。“楼长”主要任务是排摸楼宇运行情况,建立“一楼一档”;推动楼宇招商,引进优质企业入驻,服务企业,及时了解企业诉求并协调解决;建立楼长微信群,完善区投资服务微信公众号及企业服务云平台;组织政府有关部门开展政策咨询和现场办公,建立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第三方服务团队,提供专业化、集约化服务。楼长还在楼宇内设立楼长工作室,每周半天为楼长接待日,与入驻企业面对面沟通。
据了解,虹口区探索的商务楼宇“楼长制”将通过“服务联手、资源共享、发展共促、党建联动”模式,推动楼宇经济高品质发展,使楼宇经济成为区域经济发展重要组成部分。楼长制聚焦区域三大功能区产业发展定位,吸引总部型企业、持牌金融机构、“独角兽”特征企业,引导符合产业发展导向的优质企业入驻商务楼宇,打造金融楼、航运楼、专业服务楼等特色品牌高端楼宇载体群。楼长提供“一门式”服务,重点解决人才一站式服务、白领中午就餐难等问题。“楼长制是政府通过精准服务和市场监管等多方位社会共治,做到政府、楼宇管理方和入驻企业三方共赢。此外,我们还将依托区域化党建,建立党建服务站,定期开展楼宇党建活动,为楼宇企业发展提供活力和持续动力。”虹口区企业服务局局长郝立国说。
本报记者 袁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