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位知青一起回访是件大事,呼玛县长不知从哪得的消息,让导游穆银燕带信过来,说是呼玛人一直记着50年前一起参加北疆建设的上海知青。这是“来戚了!”(戚:亲戚),怎能不见。
像来电,心一暖。
与县长没谋过面,不可能相识;但县长能知每个知青的早期资料。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来到呼玛的上海知青5516名、上海干部463名。那时漠河是呼玛的一个公社,我与其中的216名知青被安排在漠河下面的一个大队——北红。
今晚我们入住呼玛的知青宾馆,县长明日会来探望。被记住,且带着感恩色彩,这让大家颇为感慨。
穆银燕,呼玛人,在女子中属高大,肤白,眉秀,一路说着,忽地兴奋起来——她的娘家就在北红,曾任先锋队队长的李方进是她大舅。穆导立马拨通大舅电话,大声告知:“大舅,来戚啦!您的二十多位知青社员看你来了!”电话那头,七十多岁的老人的声音,显然有些迫切。
我们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