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并非个案。近来,多地频曝流浪犬伤人事件,引发公众关注。“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由于相关法规、措施落实不力,管理手段滞后,随意弃养犬只的行为屡见不鲜,一些地方流浪犬数量出现明显增长势头。
流浪犬数量明显增加
记者在长春、武汉、重庆等地走访时发现,一些人口稠密、环境相对较差的地方经常出现流浪犬,有些流浪犬被周边居民定时投喂。
由于很多城市都没有真正落实宠物犬登记制度,因此,宠物犬的数量无法统计,流浪犬的数量更无从知晓。武汉市小动物保护协会会长杜帆介绍,协会做的一个抽样调查显示,仅武汉一个城市,市民养的宠物犬估计有数十万只到百万只。
重庆民间爱心人士杨玉华介绍,她参与创办的救助基地现共有1100多只流浪犬,仅今年前5个月就救助了100多只。由于流浪犬数量太多,基地爆满,目前正在扩建。
对弃养者难以追责
近年来,不少地方都出台了养犬管理规定或条例。北京、上海、辽宁等地出台的养犬管理规定或条例明确,不得遗弃所养犬只,否则要承担相应责任。但这些规定并没有阻止流浪犬数量不断增加。多地公安民警表示,由于缺少线索和证据,除非主动现身,否则很难找到流浪犬的主人,更无法追究其相关责任。
据悉,目前的流浪犬中,除了一小部分是繁育出来的“二代流浪犬”,大部分都是被弃养的。尤为值得关注的是,流浪犬中不乏大型犬甚至烈性犬。记者在长春、武汉、重庆等地发现,在一些闹市区和花鸟鱼市场,有不少大型犬和烈性犬的幼崽在出售。动物保护人士称,饲养大型犬、烈性犬违背相关法规条例,且成本高,很容易发生弃养,并导致病犬伤人。
流浪犬不断增加,政府收容、喂养的负担也越来越重。
进一步强化责任追究
专家认为,当前我国应完善小动物保护相关法规,进一步强化责任追究,减少弃养等行为。通过科技手段提高管理能力,减少不负责任的饲养,也是有关部门努力的方向。从去年开始,苏州给登记办证的犬只身体内嵌入芯片。芯片上有主人和犬只的信息,宠物即使丢失也能快速找回,同时可有效防止弃养。
杜帆说,一些民间社会组织可以承担流浪犬收容、喂养等职能,有效弥补地方相关部门资金有限,设施不完善和规模不大等短板。因此,可以探索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流浪犬的处置。
新华社记者 (据新华社北京6月26日电)